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之达

五律 大连日本风情一条街

[复制链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一百零九:就一首诗与诗友交流

        约十天前,中美第十三轮高级别经贸磋达成了阶段性协议——这条新闻,是在“新浪”看到的。读完这条新闻,内心是有几分高兴的。
        中国人固然不惹事、不怕事、不差事、能扛事,在对外关系中向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行事,讲中庸、行道义,没有挑起过战火,没有掠夺讹诈坑骗过谁,在世界舞台没有任何丢份。尤近几年从“韬光养晦”到“敢于说不”,由“敢于说不”到“原则必争”——所有的说理和斗争都是被动的,都是应对奸商特朗普的单边不义和流氓强加,都呈正当正义。
        但贸战问题趋向解决,解决可以实现发展共赢,这毕竟是最終目标,这应该是中美两国就国家关系和全球局势的共同考虑和一致期望的。

所以,感慨了如下:
天下分合鬼不灵,大国宜奉礼邦风。
称神切勿狼牙棒,处世还须橄榄红。
岂可单边一贯道?当休无赖半肢疯。
丛林食肉应成往,带路文明是共赢。

        ——诗发在三个论坛,颇多诗友表示了赞同,亦有几位对其中提出疑问······这里我略述几句:

       天下分合鬼不灵,大国宜奉礼邦风。
        ——首句用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议论,开门见山,提起提示全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哲学,没有永远的敌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此乃规律。两句意为:“分久必合这一规律,靠任何左道旁门、阴谋诡计、或主义分裂或人权污蔑之类的大霸凌小捅咕,都是不正当也难能阻挡,泱泱大国当践行文明礼仪与光明正大之风。”

       称神切勿狼牙棒,处世还须橄榄红。
         ——神:自由女神,指美国。美国一直自炫也俨然她的主义他的自由民主,但美国的很多行为却是极尽霸凌也造成了不少国家的灾难,其无疑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不安定因素之一。狼牙棒:美国外交政策素来奉行“大棒与胡萝卜”,川普在“大棒”的使用上尤其野蛮肆意。橄榄红:橄榄枝,无所谓红绿,西方用以象征和平,此处指友善。两句意为:“自诩世界女神一定不要动辄狂甩大棒,国与国之间还应赠予对方橄榄友善相处。”

       岂可单边一贯道?当休无赖半肢疯。
        ——一贯道:借用,此处指美国一贯奉行的无理、霸凌策略。半肢疯:借用,此处指错乱、无常。对这两个固定名词,有朋友提出异议,尤其“一贯道”,说那是反动会道门,用来说老美不尽合适。我以为两个固定名词用在这里应该没问题,如“一贯道”,无论从词的表面望文生义,还是从这反动会道门的社会实质,用来比拟总是野蛮害人的当今美国的霸凌行为,应该可以。而任何比喻,其实都有不完全贴切处。而古人如此用事,也较多。两句意为:“怎么可以长期施行单边主义目中无人呢?应该打住流氓无赖的无常与非礼。”读陆游的律诗,其对仗总有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显示了大家的博学与智慧,我在爲诗时是有意向其学习但难得其旨。

       丛林食肉应成往,带路文明是共赢。
         ——食肉:非动宾,乃并列,取丛林社会之“弱肉强食”。两句意为:“丛林社会的弱肉强食当不适合人类的二十一世纪,一带一路的中国文明要的是世界共赢共进。”

        全诗系为中美经贸向良性发展所迈出的第一步而呼,但径直提出以往经验教训要汲取。主义不同可以共处,价值观有异可以合作。共赢是目标,平等是前提,尊重是原则,诚信是关键,互补是良方,对全世界有利是大道。有问题要摆在桌面谈,要着眼于大局和相互尊重共同研究解决,任何单边、无信、讹诈、污蔑和暴力的做法,都是低级卑劣的,于文明相悖,于和平相悖。

        末了提及一个对拙作的特异解读:此诗意外被一位“老诗友”对号,虽觉突兀出乎情理,亦在意料之中,到底世界之大。多情自古有之,病态当属可怜。由此可见,身在公共,行于江湖,有智与否、能善与否,直接影响交流、影响关系、影响环境。而人一旦选择于身在公共、行走江湖,你就要用心去掉自身的狭隘、偏执、乖戾之短,你就得必备识人、慎言、厚道之能。一首有关国际关系的政治诗,如何就被人类最小单位的一个人而对号入座了呢?!
       2019-1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版主交流共勉

        将临国庆,又欣逢祖国七十年大庆。这一期间版务及栏目,应注意以下:
        一、要讲究政治。
        诗词栏目,在特定时期,尤其要有政治眼光。要与祖国同呼吸,与形势呼应,与时代合拍。从现在开始以至整个十月,要营造喜庆、欢乐、团结、和谐、幸福的氛围。一切与大庆氛围不合的杂音,都要杜绝与消除。
        二、要有大格局。
        当然以诗词及其理论为主,但主题要尽可能与形式相适应。依然可以有诗词争论,但不合时宜的调侃、依然属意气性的争辩、脱不开人际的纠缠以至低劣的人身攻击甚至对社会的不满等等,要打住。请诗友们此间慎言,版主要注意对此类不谐内容的制止与删除。
        三、要以身作则。
        一个栏目是否走正途,是否呈和谐,在特定时期是否有好局面,离不开每个诗友的努力,关键在于版主的积极担责。我们的版主整体是有素养能尽职尽责的,以往也积极推进了栏目的发展。
        但在特殊时期,请各位版主继续做出榜样,相信大家会一如既往,打造和谐,呈现红火:
        1)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确保栏目离开市井人际纠缠,绝无旧隙怨怼;
        2)增强平等意识。栏目是大家的,不是版主的,版主不是官,版主此间对诗友尤要亲和,言行要有法度规范,不能无政策,失分寸;
        3)有自知之明。颇多诗友无论在文化、诗词还是修为或是事业上,实际大大高于我们不少版主,所以版主要有自知之明,不如人还好为人师、不知深浅,就贻笑大方了。
        4)要用正当的办法来解决交流中的问题。对交流中的误解、失度和一般违规,以选择短信沟通劝解为最佳;对严重违规辱骂闹乱,可先短信劝告,沟通不果可用事实和法规公开批评;习惯或动辄以影射、讥讽、辱骂的方法来对待矛盾、发泄对他人不满,是思想意识和处事作风的低劣也是旁门下道,乃市井野妇伧夫所为,万不可取。
        5)搞好值日。搞好近期排班、值班,有情况随时沟通。
        办好栏目,欢度国庆,大家愉快!
       (原发于某诗词网站百家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一百零八
人世间任何一条真理,都是相对的,把相对的道理绝对化,离开具体时空具体特定复述一般,往往都是荒谬。      
        历史是演绎过的:在夸父逐日时,有说“天命不可违”;在孔丘奔走列国游说克已复礼时,有说“父母在不远游”;在举国救亡北平的学子们们离开校园踊跃一二九后来又直奔延安时,有说“少而当学”、“两耳不闻窗外 ”;在董存瑞托起炸药包时,有论“生命可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时,有论“和为贵”;在“斗地主分田地”时,有论要“尊重人权”;在批判和打击精英媚西忘祖乱邦时,有教导曰“要善良”;在华夏声索和行使南海主权针锋相对寸土不让时,有教导曰“不争”;在中国奋起反击美国霸凌维护国家尊严抗击贸欺时,有教导曰“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无疑大谬又可笑!逻辑混乱,全无正义!        
        名言警句与社会常识,无疑是人生经验总结,大都为世间真理,是贤智们的人生人世发现。但把这些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这有清浊、贤愚、良佞之分。        
        任何人都有权利用道德伦理来评说人世,但首先你得具备对社会事物有正义的善恶判断;失去公心公理的评说之所以谬之千里,因为一开始你的瞄靶和准星就出了差错;私心伪善偏执一定是拿着真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甚至几步,混乱荒谬也是一定的;骗子是可以论诚信的,那需要他在立地成佛之后。      
        一个群体,谁活跃谁自闭不是问题,谁能说谁话迟不是问题。关键和要紧的,是必须尊重他人,是一定遵守底线,离开这个说别个,到都不在点上,都是舍本逐末,或言在此而意在彼。  

        能不能就事论事,会不会采用正确途径交流意见,有无分寸表达,是否动辄就习惯于谩骂攻击,这不只是方法问题,也是思想和意识问题,还有境界的问题 当然这更影响和谐。
        以简单的窗缘之心付之于群聚真情,怀看得惯之眼有欣赏他人之心守规矩;看得懂文字识得清善谬耳顺神闲不鲁莽;顺乎公共知其法度知其目标不离道;敞君子之怀去小人之度不逾越;有善良之意无恶毒之念不谩骂;与善人聚与仁人谈近贤远小不搬弄不分裂;与人为善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底线问题不妥协——这是公共之必须,亦是微聊应具品行之必须。            
        不搬人际,不出恶语,不犯尊严;放大格局,求诸于己,闲逸桑榆,这应是微聊好心态好人品的应有之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一百零八:也说“浮云”

        有曰:“什么都是浮云”。   
        消极看,悲观主义论,是这样,持这样观点的人也会有,因为最终都要或见阎王爷或见上帝或见马克思。但笑脸看世界的应该居十之九强,尽管人们都知道人必有一死,但每个人生下来都会大叫几声宣告入世,然后学而时习之继而为梦想而奋斗之,过程中充满了乐观主义,是绝不会想到死的,憧憬的都是好事美事乐事。
        如果人生没了追求,举目“浮云”,那人类不会如此兴旺生生不息,早就死翘翘了。所以“浮云”说,说说而已,不必信的。   

        人世间任何一条真理,都是相对的,把相对的道理绝对化,离开具体时空具体特定复述一般,往往都是荒谬。      
        历史是演绎过的:在夸父逐日时,有说“天命不可违”;在孔丘奔走列国游说克已复礼时,有说“父母在不远游”;在举国救亡北平的学子们们离开校园踊跃一二九后来又直奔延安时,有说“少而当学”、“两耳不闻窗外 ”;在董存瑞托起炸药包时,有论“生命可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时,有论“和为贵”;在“斗地主分田地”时,有论要“尊重人权”;在批判和打击精英媚西忘祖乱邦时,有教导曰“要善良”;在华夏声索和行使南海主权针锋相对寸土不让时,有教导曰“不争”;在中国奋起反击美国霸凌维护国家尊严抗击贸欺时,有教导曰“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无疑大谬又可笑!逻辑混乱,全无正义!        
        名言警句与社会常识,无疑是人生经验总结,大都为世间真理,是贤智们的人生人世发现。但把这些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这有清浊、贤愚、良佞之分。        
        任何人都有权利用道德伦理来评说人世,但首先你得具备对社会事物有正义的善恶判断;失去公心公理的评说之所以谬之千里,因为一开始你的瞄靶和准星就出了差错;私心伪善偏执一定是拿着真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甚至几步,混乱荒谬也是一定的;骗子是可以论诚信的,那需要他在立地成佛之后。      
        一个群体,谁活跃谁自闭不是问题,谁能说谁话迟不是问题。关键和要紧的,是必须尊重他人,是一定遵守底线,离开这个说别个,到都不在点上,都是舍本逐末,或言在此而意在彼。  

        能不能就事论事,会不会采用正确途径交流意见,有无分寸表达,是否动辄就习惯于谩骂攻击,这不只是方法问题,也是思想和意识问题,还有境界的问题 当然这更影响和谐。
        以简单的窗缘之心付之于群聚真情,怀看得惯之眼有欣赏他人之心守规矩;看得懂文字识得清善谬耳顺神闲不鲁莽;顺乎公共知其法度知其目标不离道;敞君子之怀去小人之度不逾越;有善良之意无恶毒之念不谩骂;与善人聚与仁人谈近贤远小不搬弄不分裂;与人为善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底线问题不妥协——这是公共之必须,亦是微聊应具品行之必须。            
        不搬人际,不出恶语,不犯尊严;放大格局,求诸于己,闲逸桑榆,这应是微聊好心态好人品的应有之义。   
        人生,很多些些事情确为“浮云” ——那些名利身外,那些小是小非,那些唧唧咯咯,那些勾心斗角,这肯定浮云无疑;不少事情还真不可“浮云”——譬如家国道义,譬如大是大非,譬如忠孝礼仪,譬如原则底线,这是绝不可以含糊的!
        小如公共,无规矩不成方圆,慎言慎独,敬人尊己,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等等,这都不能“浮云”,需要身体力行,要讲认真且自觉,要有底线且恪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邪漫谈之五十七1:旧体重字及其它




        关于重字,旧体诗词写作在形式和技巧上虽没有“避重字”的要求,但在具体创作中人们还是约定俗成的尽可能“避重字”,在这上如出了问题就是“旁犯”。

        其实,旧体诗词中即便是名家名句,重字重词现象也是不少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雪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犹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其中的“卧”,用了两次。再如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嫌屐齿印苍台,十扣柴扉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的“不”,重用了。

        唐宣宗曾问过主管科举的大臣:“怎样对待科考诗中出现的重字问题”?中书舍人李藩回答:“诗以缘题落韵看优劣,其间个别出现重用字的也有”。宣宗又问:“谁的诗里出现过重用字?”李藩说:“钱起的《湘灵鼓瑟》中‘楚客不堪听’和‘曲终人不见’,两处用了‘不’字。”

        旧诗写作尽可能不用重字(修辞需要的艺术重复例外),表意会更丰富,也是检验诗者辞语占有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没有疑问的。但世上万事都不是绝对的,写诗也不例外。为了更准确的表达内容、传达思想、创造意境,避不开的重用,只有重用才能更恰当的表意为诗的时候,重用无妨,有重用仍可以是好诗(语汇占有贫乏表达捉襟见肘的重用不属此论)。

      《沧浪诗话》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表达的就是不必太拘于形式,特别是对有毛病的法则不应理会。连宋人都能跳出囚禁诗的桎梏,今人为何仍要泥于古人的窠臼呢?格律的所谓“八病”说,与后来为文的“八股”规则何其相似乃尔!“八股”早已被废,“八病”还能坚持走多远呢?

        其实,新中国以后,对旧体诗的突破早已有之。陈毅的诗就是一个例证,贺敬之、邵燕祥和高占祥等人的创作也已经走出了一条路子,他们把这种形式称之为“新古体”。

      (2008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邪漫谈之五十六:简议诗之风格


       诗的风格,如同自然界千姿百态、芳香各异的花卉园地一样,其王国里也必然是风格多样、个性纷呈。如果诗只能由一个模子往外倒,流水作业,批量生产,都得一个样子,一个面孔。要么是“花间词”,要么是“擂鼓诗”。只能存其一,不能有二致。我乃正宗,你乃伪劣。那诗的王国就要单调枯乏,诗的存在价值就要萎缩,诗的生命会很快终老。      
       诗之王国因人之王国的博大和生活之王国的多样而博大多彩。诗是人类生活的产物,博大多彩的人类生活创造出来的诗,应该而且必然是丰富多彩。让博大多彩的人类生活在诗的创造上只生产一种类型的艺术产品,那是不现实的,也是幼稚的。因此,我们才既有“诗经”,又有“骚体”;既有古体,又有格律;既有李白的浪漫,又有杜甫的现实;既有柳姜的“婉约”,又有苏辛的“豪放”;既有郭沫若、郭小川的直接胸臆,又有北岛、舒婷的朦胧表达,等等等等,都是可以的,都会出好诗。
       从风格追求来说,“豪放”和“婉约”没有何者为好何者不好的优劣之分,只有样式、力度、味道之别。如毛泽东所说“偏爱豪放不拒婉约”,兼而能之最好;只爱一种,一口井挖到底也没有错,也可以在诗的王国里从“必然”走向“自由”。但倘若以己之所好贬彼之所爱,应为谬矣。这仿佛一个北方人喜咸却厌恶南方人的嗜甜,好比对百草园要求紫丁香一定要发出玫瑰的芳香,焉能不谬?
      (写于2008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咏物诗

        昨在大中华理论版看了一位网坛老朋友的帖子,有关咏物诗。他说:“诗里应该带有作者的情感,如果没有带有作者情感就不能算是诗。以这一角度来要求的话,咏物诗本身就不能算是诗。顾名思义,咏物咏物所咏的乃物罢了"。"咏物诗不是诗,比兴诗是诗。”
         ——这段话,首句是对的,次句有问题不大,第四句问题严重、末二句错误。我当时在他的帖子里回复:“咏物诗不是诗,我这是初次看到”。我之所以说“初次看到”,其实是一种委婉,不想直接表达让老友不快。尽管,理论交流要讲真理,须观点分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含混。但对老友,还是迂回一下好。
        这篇漫谈没有发到那坛,另地发出,理论问题原则性要强,所以这里敞开观点:“咏物诗不是诗,比兴诗是诗”,这观点是错误的,它违背了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常识。
        “赋比兴”等,是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方法。它可以运用于任何题材,咏物诗不会特殊于外。
        咏物诗,这是从诗歌内容或题材上的分类。与边塞诗、军旅诗、田园诗、客旅诗、送别诗、爱情诗、闺怨诗、咏史诗等等,是一样的。它当然要负载诗人的情感,不过是会有强弱之分和含蓄与否罢了。不能把一些咏物思想情感表现的含蓄的诗做否定,亦不可把一些在咏物上表现的客观味道十足的诗理解为没有作者情感。   
         好的咏物诗,诗人借助所咏山川海岳、草木虫鱼,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物我相融、咏物济世,古今佳什俯拾即是:屈子的《橘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王维的《敕赐百官樱桃》、刘禹锡的《牡丹》、欧阳修 的《画眉鸟》、陆游的《咏梅》、林逋的《山园小梅》、袁凯的《白燕》、郑燮的《竹石》、陈毅的《青松》等等等等,名作千古流传,深入人心。
        “咏物诗不是诗”,不但违反常识,与诗创实践更为相违。杜甫存诗1500多首,咏物诗占316首。白居易生平写诗3000多首,咏物诗存341首。《全唐诗》收唐代诗人5万多首,其中咏物诗有6千多。如果咏物诗不是诗,那当时的唐人和后来的编者们,岂不都是糊涂涂也甚是无聊甚或有罪——竟然将这些不是诗的东东列入诗歌王朝的殿堂!?居心何在?
        设想要大胆,求证要小心,公示要审慎。理论的事情,需要敬畏,需要严谨,需要科学。小道流传、人云亦云、猎奇心理、信嘴招摇的奇谈怪论,还是甩弃好。
        理论,是严肃的,一定要搞好真货与垃圾的分类。
  (2019-09-13晚19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六十八:简言夸张

       冷遇火诗友这个论题好!
       说的是想象与夸张,其实是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真实的问题。
       文学来于生活,高于生活;可以是生活中有的,亦可以是生活中可能有的。
       而文学夸张,即夸大了事实、夸大了真实。它需有生活中的影子,但又不必用科学来考证,文学不是科学。
       前人赋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在北方、西北、东北,这是可以的,放在三亚或赤道,那就不行了。这强调的,是生活中要有雪,在这个前提下,夸张雪花之大,人们不会不信。信的不是“如席”,信的是那里的“雪花大”,这就是大家对文学的认可。如果科学调研报告里这样说,那肯定是重大错误,没人会信。
       对越自卫反击战事迹报告中,有说老山那里的蚊子大,“三个蚊子就占满了一个菜盘子还支出了腿”,这,就是文学夸张。没人会追究三个蚊子是不是会占满一个盘子,但会由此晓得那里的蚊子大,这就是夸张的功效。
       夸张与文学样式、创作风格、作品风格也有关系,旧体、民歌、寓言、民间文学或幽默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夸张的运用和尺度,要多于大于一般文学体裁和其他创作风格作品对于夸张的使用。
      (在冷遇火《诗歌的想象和科学》帖里的发言.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九十七:群聚原则

       人是社会性的,没有谁能够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讲究和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群聚原则”,尤为重要。
       鸥鸟能够群聚数万只而和谐一致,关键在于每只鸥鸟都有精确的协调与高度的自觉来规范自己。

       人类,不该比禽类差。当然,这也是一种理想化,不顾群聚原则和任意践踏群聚原则在人类其实一直不断。君不知,古今中外战争掠夺硝烟不散,反侵略正义救赎不绝:特洛伊战争、希波战争、十字军东征、奥斯曼战争、 八国联军入侵、第一次世界战争、第二次世界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发动的中美贸易战等等······一直演绎不止,递进不止。

       尽管如此,人类还是在努力寻求平等、和平与共赢——用正义反对非正义、用自由反对霸权、用诚善反对邪恶。一任欺凌、任由宰割换不来平等,平等与和平需要用斗争来斩获,人类一部自由、和平的历史,其实是反侵略、反压迫的历史。

        国家与国家有共聚原则,人与人聚同样如此。
       一般群聚原则,大抵两种:一是尊重、友好相处;二是守规、恪守底线。前者,是高一级层次的,与人为友,彬彬有礼,温馨和谐,这是由足够修养和高度自觉而结成的类乎于君子国的群体。后者,是中一级层次的,可能不够同心同道,亦非友爱仁义,甚至有时还会发生违和杂音。但能基本善意,有应有的理解和大体还好的底线意识,一般不会野蛮非礼。出问题后,有能力、有"君子之德风"可以解决。

       一个群体达到以上两种,应该是有素质且颇为自觉的有益集群。
       较差的群体,一个明显特征是:没有底线,与人乏善。具体表现为:缺乏理解,少有尊重,不讲原则,貌合神离,互相猜忌,每每多事,不时挤兑,动辄射骂,搬弄是非、拉帮结伙,蝇营狗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95

回帖

14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8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言碎语(之九)
      
        在人生、夕阳、家国尤国难面前,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些些摩擦委实太小。即便在平常,也琐碎无聊。
       但为何,人们总是不能避免的在这琐碎无聊中冲击碰撞以至于大打出手、陷入泥塘?究其原因,有关性格,有关修养,有关格局,有关善恶······
       血管流出的是血,水管淌出的是水。性格、修养、格局、善恶,决定你的读人读帖、决定你的判断、决定你的出言,即决定你的态度和行为。你发什么,你就是什么。
        一个时段有一个时段的话题,一个场合有一个场合的规矩,离开具体时空、具体设定谈及其他,不是不知规矩,便是别有用心。真理往前迈进一步,它已不是真理是一定的。
       在久别重聚于夕阳那一刻邪度,这是猥琐;在淡泊的桑榆氛围中挤兑旧隙,这是不谐;在快乐的谈天说地中因看不惯而讥讽,这是狭促;在读不懂他人帖子之时对号入座又恶从胆生,这是智弱;在被善意规劝后恶意攻讦,这是撒泼;在标榜不站队但却挟私偏袒攻讦,这是阴鸷;在小事面前跳将出来大打出手沆瀣一气恶意攻讦,这是邪恶;不知反思倒打一耙又每每谗毒,这已近于良知泯灭······
        ——这,都是发生过的:小事变大,无聊出恶,令人遗憾,不该健忘。
        人生不是唱高调背台词,交往需要真诚仁义,共处要讲规矩友善;论坛不是乱弹,微聊不是滥聊,平台不是会气。
        所谓仁义就是尊重厚道,没有恶意辱人之心;所谓真诚就是正直坦率,没有虚妄忤逆之辞;所谓规矩就是慎言有礼,能言行有度无忿言诋毁;所谓友善就是仁心慈语,看得惯怀善解;所谓不乱弹就是言者该言守底线,所谓不滥聊就是不粗鄙不暴力,所谓不会气就是不改初心不扯人际······
        人群不能没有仁爱亲近,有此才有快乐;交往不能没有底线,有底线才有和谐;共处不能存嫉妒要看得惯,有此才不会多心多事;微聊不该不知主题,知此才会有正能有闲逸;有摩擦不可生敌意,有正确沟通才是善意是格局。
      
        不知不可乱度,己识不是公识,事实胜过巧语。是的,微聊没有名利,老来无需证明。但为何总有纠缠,不时粗鄙,要反思。
        仁厚要有,原则当持。对有违底线有伤人格在再三再四后来说理,对沆瀣者造谣污谗持批评,这是法纪天理所在。而要求被拳打脚踢的对施暴者说感谢,这是哪家的逻辑?
        微聊无大事,夕阳快乐时。但是:慎言不可不遵,底线不可失守,恶意绝不该生。你不泼,岁月静好;尔不滥,夕暮嫣然。
        有的话绝不该说,要找到零号病人!
       人可以不感恩,但以怨报德,就是问题了;谁都会犯错,但犯错后倒打一耙,就说明问题了。犯错之后可以不道歉,但天理和人性告诉我们绝不可以倒打一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8-8 0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