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振波浪清

意象·意境·境界的不同指向 ——转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者单纯物象者居多,如“二月春风似剪刀。”“一片冰心在玉壶”,可感之物是“风”和“心”,以 可见之物 “剪刀”、“玉壶”写之,自然读来如在目前,且“剪刀”、“玉壶”并非特定时空的想见之物,均具穿越亘古时空的隽永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者大致有两类,

一类属于诗眼,意在“活跃生命的传达”,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类属于不同时空意象并置所形成的复合意象,意在“最高灵境的启示”,

如“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类单纯自然物象之不隔,看似平易,但妙在物理相通,如春风之速于柳恰如剪刀,心之高洁恰如玉壶。“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生气全出,妙在特定时空——红杏枝头春来时,才会有此生气,特定时间才会出现特定景象是这类意象不隔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时空并置的复合意象,在苏轼诗中较为常见。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里人和西湖不仅是两个不同的时空画面,而且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所有才可以重合;而两个画面的重合——“淡妆浓抹总相宜”,四时之美,即湖美和人美的共在,构成诗歌意象。诗中意象虽属不同时空,但理真,自然无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与意境:“境生于象外”  唐代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曰:“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意象和意境关系的描述,“境生于象外”不仅说明象和境的同构衍生关系,而且说明二者的存在状态,从唐诗阅读经验来说大抵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司空图 《与极浦书》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谈)哉!”从意象存在方式来说,是虚象对实象的超越;从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来说,是对“境生于象外”的明确和补充。对于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行霈先生认为“境生于象外”,“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 建筑的一些砖石。”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文鹏先生在早年发表的《意象与意境关系之我见》一文中认为:“确切地说,它们的关系,具有多重性、多变性和双向运动性。轻易地说它们一小一大、一实一虚,是个别和整体、材料和建筑的关系,既无法说明相当一部分诗歌作品的实际情况,也有悖于古代文论家早已发表的许多精辟见解,是不够全面、确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先生分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一诗认为:“全诗不是意境超乎意象,倒是意象高于意境。”②

陈伯海先生则认为:“从整体性和局部性来区别意境和意象,大致可以成立。但两者之间更重要差异,或许还在于象内和象外的界分,这有‘境生象外’的论断做根据。当然,‘意境’一词的应用上可宽可窄,故不能排斥其中或包含有实象的成分,而虚实相摄、互涵互动乃精义所在,这跟以实象姿态呈现的意象终究有别。”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