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5-16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6 05:37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5-15 18:35
出韵也可特敕中进士,这是有记载的:
范镇《东斋记事》卷1载:“景德中,李迪、贾边皆举进士,有名当时。及就省试,主文咸欲取之,既而二人皆不与。取其卷视之,迪以赋落韵,边以《当仁不让于师论》以‘师’为‘众’,与注疏异说。乃为奏具道所以,乞特收试。时王文正公(旦)为相,议曰:‘迪虽犯不考,然出于不意,其过可恕。如 边特立异说,此渐不可启,将令后生务为穿凿,破坏科场旧格。’遂收迪而黜边。”
三羊回复:1】
北山啊,抄书你都抄错了!治学态度可见一斑、可见一半、可见一般。
范镇《东斋记事 卷一》载:景德中,李迪、贾边皆举进士,有名当时,及就省试,主文咸欲取之,既而二人皆不与,取其卷视之,迪以赋落韵,边以“当仁不让于师”,论以“师”为“众”,与注疏异说。乃为奏具道所以,乞特收试。时王文正公为相,议曰:“迪虽犯不考,然出于不意,其过可恕。如边特立异说,此渐不可启,将令后生务为穿凿,破坏科场旧格。”遂收迪而黜边。
2】
宋朝初期的科举,请托、投献风气依旧,直到真宗在位(997-1022)时,采用了糊名制。糊名制的实行,主考官和阅卷官,是不知道考生的籍贯与姓名的。《东斋记事》的记载,【时王文正公为相】,并未指明是主考官或知贡举。【乞特收试】,仅是一个参加科考资格的问题。【取其卷视之】的卷,应是【请托、投献】一类的【投卷】,后文的【破坏科场旧格】可以证明。
3】
首席斑竹北山钓者,在引用这段资料前头,肆意立论【出韵也可特敕中进士】,纯属无中生有。因为《东斋记事》,仅仅与是否【参试资格】有关,与是否【及第进士】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