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浅谈对联结构的起承转合

[复制链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挹着湖上的清风,感觉到里面还带着伯牙弹奏的袅袅余音,那真是天籁之声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种感动的描写,不就是对伯牙的怀念与赞美吗?“此地”说明,这个古琴台不是别处的,是建在汉阳龟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下联第一句就把句意推开一些,“转”到对周边景致的抒写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人有情,则这里的山水也懂得迎合人意,它总能尽情的适意于你。这就是“此地适如人意”,是“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三句顺着前面的句意,对汉南春色美景进行赞美。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上联主要是对“真情”的讴歌,下联是依循着真情对“春色”的赞美。人情、春色两相和悦,这就是“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所析之例,都是上、下联皆为两句以上。其实,上下联只有一句的对联,其结构也是可以用起承转合之法的,前面略已点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杜甫的律诗联句中表现更多。使用此法,能使句意更加丰满,意蕴更加丰富。当然,结构之法并非单一,而且,一法之运用也变化多端,这就是诗词对联艺术美能够多姿多彩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1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