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浅谈对联结构的起承转合

[复制链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第三、四两个分句十分紧密,转、合一体。它在表达全联的意义上,起到了概括而升华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要讲求起承转合?清代徐增《而庵诗话》作了精辟论述。兹引以参悟:“夫唐人最重此法。起,陡然落笔,如打桩,动换不得一字为佳。或未能明透,又恐单薄,故须用承;承者,承起句义也。转者,推开也,不推开则局隘,不推开则气促。人问曰:‘既云推开,则当云开,不当云转。’夫古人不云开而云转者,用力在开将去,而意则欲转回,故云转也。转盖为合而设也。合者,合于我之意思上来。人作一诗,其意必在结处见,作者于此处为归宿;又须通首精神,焕然照面,言外更有馀蕴,方是合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不知此法,专讲照应,可笑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照此论体悟,第一副对联基本具备了起承转合的四个要素。从逻辑上讲,上联的两个分句是先说“果”,后述“因”。下联的两个分句是先说“因”,后叙“果”。全联的思维方向是先局部再全局,从小到大。联中“领风骚”者,实是指“此瀑”与“千年龙窖”之整体文化“共领风骚”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春秋气蕴”在整联中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这正如刘熙载《艺概/文概》所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起合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上面的论述,四个要素不需要完全具备。“反对”之联,一起一转即可,比如徐宗干《咏炭》联:“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正对”与“流水对(串对)”之联,一起一承(继续铺排)即可,如岳阳楼一联:“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忧乐古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99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无止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1 0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