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浅谈对联结构的起承转合

[复制链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如此文化底蕴的美景、飞瀑,我当时的思想就是要把这里的瀑美、地灵、灿烂文化,用对联将之描绘出来,借以抒发对大好河山的热爱。那么,应如何起、承、转、合结撰此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从第一副对联说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黄生《一木堂诗塵/诗家浅说》认为,“起联当说破题意;次联则承其意而下;第三联则略开一步;尾联则又收转,与起联相应,以完一篇之意。”这里的起联、次联、第三联、尾联,是就律诗而言,其作法用之于对联,则叫起句、次句、第三句、尾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黄生《一木堂诗塵/诗家浅说》认为,“起联当说破题意;次联则承其意而下;第三联则略开一步;尾联则又收转,与起联相应,以完一篇之意。”这里的起联、次联、第三联、尾联,是就律诗而言,其作法用之于对联,则叫起句、次句、第三句、尾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起笔呢?我的感觉是,先闻其声,又有憾魄之感,起句就从声音和气势落笔。于是,我从龙鞭潭之“龙”字得到指引,立即写出了“天地龙吟”的感悟,一下就突出了该瀑的声势特点,雄壮之气笼罩全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第一句便是“起”。声势既起,或问:声势因何而来?呀!原来是由“万壑清流汇成此瀑”而来。这就是第二句,非常自然地承接了第一句,这叫“承”。除此之外,该句还解释了瀑之成因,也隐约透露出大自然对成瀑之地的独有钟爱。这就为“春秋气蕴”登场埋下了伏笔。至此,上联之意可谓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下联起句便该“转”了。这一转当然不能漫无边际,它必须与上联之意相关联。结成对联的上、下联,既要形式相对,又要內意相联。否则就不叫对联了,只能称之为对句,比如“无情对”。这个“转”应该转出新意,并要为尾句之“合”作出铺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面介绍的背景资料可知,这龙鞭潭水所依赖的龙窖山,确实神奇。地理位置优越,药材文化、瑶族文化、佛道文化形成了它特有的灵气,无论春秋,无论冬夏,它一如既往,绵延不断。这是天地之钟情,这是时光之孕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下联中我用了“春秋气蕴”四字来引领,接着用“千年龙窖领风骚”来概括这丰富神奇的文化,以结束全联,这就是“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1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