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汉魏六朝诗歌中的美人意象与政治托寓

[复制链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8-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感受诗人情怀,思路清晰,主题鲜明,文笔从容,意象丰满,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8-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似轻描淡写,却含热情满腔!风过不着痕迹,留下锦绣华章!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中的美人,往往指的是男性,而且多为武艺高强的勇士、品性高洁的君子,或女性爱慕的对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人”作为政治托寓的特殊意象在诗歌中大量出现,应该始于战国晚期的“楚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屈原的《离骚》、《九章》里,“美人”时而指楚王,时而指自己,时而又泛喻贤臣;在《九歌》中,又往往是神灵湘君、湘夫人、山鬼等的美称和化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回风》中的佳人都是屈原自指,而不用来指代楚王。也就是说,相对于“以媲于君”的“美人”来说,“佳人”处于相对较低的“臣”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佳人”象征与君主遇合的臣子。而《君马黄》中的“佳人”,则指代未遇的大臣。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中所思念的“佳人”,显然也是贤臣的象征。在后世诗歌中,“佳人”一词出现的频率甚至要远高于“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楚辞”中的“美人”“佳人”称谓,其所指代者或男或女、或君或臣、或为某种理想目标,其含义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曾引发后世解读的无数纷纭。但不管怎样,人们逐渐承认了一个事实:其中的“美人”“佳人”并非实写,而是一种象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不婚宦,情欲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这句话不仅指出了夫妇、君臣之间伦理关系的支撑点,而且无意中揭示出美人意象与政治托寓之间发生联系的本质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仕宦与婚姻的问题上,“君”和“夫”具有主导的、决定性的地位,而作为书写者的“臣”和“妇”,则处于被动和次要的地位。士人的仰望君主与女性的谦卑侍夫,其企盼与惶惑是相通的。这种相通性,是诗歌中夫妻关系总是与君臣遇合关联对应的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