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庚溪诗话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上皇帝躬受内禅,践阼以来,未尝一日暂忘中兴之图,每形于诗辞。如《新秋雨过述怀》有曰:“平生雄武心,览镜朱颜在。岂惜常忧勤,规模模一作恢。须广大。”如《春晴有感》曰:“春风归草木,晓日丽山河。物滞欣逢泰,时丰自此多。神州应未远,当继沛中歌。”观此则规恢之志大矣。如《幸秘阁宴群臣赐诗》曰:“稽古右文惭菲德,礼贤下士法前王。欲臻至治观熙洽,更罄嘉嘉一作谟。猷为赞襄。”俯和史浩丞相诗有曰:“谁歌歌一作知。元首明,自得股肱喜。”又曰:“虚心欲受人,忠言资逆耳。朕瘠天下肥,至乐无易此。”观此则任贤听谏,虚己爱民之心切矣。至如《咏德寿宫冷泉亭古风》有曰:“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壁,下有潺湲漱玉之飞泉。一堂虚敞临佳沼,密荫交加森翠葆。山头草木四时芳,阅尽岁寒长长一作常。不老。”又曰:“日长雅趣超尘俗,散步逍遥快心目。山光水色无尽时,都都一作长。将挹向杯中醁。”观此,则笃于奉亲,尽天下之养者,无不至矣。如《春赋》曰:“浃土膏之流润,将劝功于九农。碧草萋其带露,游丝飘其曳空。丹绿兮众芳,迢迢一作超。遥兮春风。春风兮归来,信吹万之不同。”又曰:“碧实朱英,秾苞艳葩。荣于春者冬必悴,蘖蘖一作枿。于夏者秋必花。擢乔松于岁寒,出奇卉于天涯。知深仁之被物,曾何间四时与幽遐。吾将观登台之熙熙,包八荒而为家。穆然若东风之振槁,洒然若膏雨之萌芽。则生生之德无时不在,又何美乎眩目之芳华。”观此,则所以赞天地化育,一视而同仁者深矣,真帝王之用心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皇太子,夙禀岐嶷之资,笃日就月将之道。方其处恭邸时,在三王中,阅经史习艺业为最多,每为诗篇,辞语高妙。岩肖时备员讲读官,每讲退,则与同僚咏叹敬服不已。今育德春宫之久,谅制作深造灏灵之体,但以在远不可得而闻。窃睹《赓主上新秋雨过述怀》诗有曰:“中兴日月异,王气山河在。万物饰昭回,稽首王言大。”其辞如是,其旨宏远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高帝《大风歌》,不事华藻,而气概远大,真英主也。至武帝《秋风辞》,言固雄伟,而终有感慨之语,故其末年,几至于变。魏武魏文父子,横槊赋诗,虽遒壮抑扬,而乏帝王之度。六朝以后人主,言非不工,而纤丽不逞,无足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文皇既以武功平隋乱,又以文德致太平,于篇咏尤其所好。如曰:“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辞气壮伟,固人所脍炙。又尝观其《过旧宅》诗曰:“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一朝辞此去,四海遂成家。”盖其诗语与功烈真相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蘖禅师同行,因观瀑布。黄蘖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黄蘖云:“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续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然自宣宗以后,接懿僖之时,宇内遂不靖,则作波涛之语,岂非谶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岐阳《石鼓文》,前世未传,至唐始盛称。而韦应物韩退之皆为歌诗以咏之。应物歌其略曰:“周人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端逶迤兮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退之歌其略曰:“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以应物之歌考之,直以为宣王之鼓也。欧阳永叔《集古录》,疑其唐以前不传,又疑汉魏以后,凡碑大书深刻者,多已磨灭,而此又远数百年,文细刻浅,岂得尚存。然以余论之,古物埋没,不见于世者多矣,陵谷迁变,此鼓或埋于土中,或沦于水滨,或隐蔽于幽僻之地,至唐始见于世。物虽古,而风日雨雪所侵未久,模打者亦未多,故缺讹尚寡,不可知也。而欧公又云“退之好古不妄,又其字画亦非史籀不能作也,然则宝此岂不贤于玩他石刻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杜少陵子美诗,多纪当时事,皆有据依,古号“诗史”。顷见蔡绦《西清诗话》云:唐史载王珪母卢氏,尝谓其子:“汝必贵,但未见汝与游者。”珪一日引房玄龄杜如晦过之,母曰:“汝贵无疑。”及质之少陵《送重表侄王砯》诗曰:“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则珪母杜氏,非卢氏也。又曰:“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隋朝大业末,房杜俱交友。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俄顷羞颇珍,寂寥人散后。入怪鬓发空,吁嗟为之久。自陈剪髻鬟,鬻市充杯酒。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次问最少年,虬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下云风云合,龙虎一吟吼。愿展丈夫雄,得辞儿女丑。秦王时在坐,真气惊户牖。及乎贞观初,尚书践台斗。夫人常肩舆,上殿称万寿。六宫师柔顺,法则化妃后。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其诗详谛如此,而史谬误之甚,今以余考之云。然其诗曰:“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又曰:“及乎贞观初,尚书践台斗。”尚书者,盖指珪也,为尚书妇者,乃为珪妻也。然则少陵所称杜氏,实珪之妻,而史所称乃珪之母也。两事自不同。想以其诗中有剪髻鬟充杯酒事,与陶侃母同,故亦以为珪母也。余又以唐史珪传考之,珪母乃李氏,亦非卢氏也。然则《西清诗话》非独不详考事实,又并姓氏亦误也。呜呼,以珪之贤,上禀训于贤母,下得助于贤妻,宜其为一代宗臣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丁晋公谓以是知唐之酒价也。建炎己酉岁,车驾驻跸建康,毗陵钱申仲绅赴召命,仆亦以事至彼,与之同邸。申仲以能诗自负,尝作诗话甚详。余偶用其剪纸刀,渠颇靳之,且曰:“此刀唯吾乡所造者颇佳,他处不及也。”余戏之曰:“仙乡剪刀虽佳,然不及太原者也。”钱曰:“太原唯出铜器,未闻出剪刀也。”余曰:“君深于诗,而不知此耶?子美诗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吾岂妄言哉?”钱大笑,因而定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谓六一居士欧阳永叔不好杜少陵诗。观《六一诗话》载:陈从易舍人初得杜集旧本,多脱误,其《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其后得善本,乃“身轻一鸟过”。陈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不能到也。又曰:“唐之晚年,无复李杜豪放之格,但务以精意相高而已。”又《集古目录》曰:“秦《峄山碑》非真,杜甫直谓枣木传刻尔。”杜有《李潮八分小篆歌》,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故也。六一于杜诗既称其虽一字人不能到,又称其格之豪放,又取以证碑刻之真伪,讵可谓六一不好之乎?后人之言,未可信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然少陵曰:“南京犀犀一作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盖唐人以成都为南京,则蜀中梅雨,乃在四月也。及读柳子厚诗曰:“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此子厚在岭外诗,则南越梅雨,又在春末。是知梅雨时候,所至早晚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