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心翮 于 2016-2-27 00:17 编辑
曾版主过奖了。认真读了下邓里联友分享的关于自对的文章, 又找来了其中提到的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很有收获。妄议下个人拙见:
1.所谓合不合联律,其实并非一刀切,跟好不好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可以理解为工对是合乎最严格的联律,宽对是合乎比较宽的格律。同等条件下,越工越合律,也越好。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过于看重死板的联律,但也承认严格的联律常常能“逼”出更好的对句。
2.邓里联友分享的文章中,把句中自对求工,上下句对仗也求工的称为“正格”,而把句中自对求工,上下句对仗从宽的称为“变格”,并认为这种变格虽然看起来不对仗,但因为自对已然求工,所以全句也算得工对了。这种说法来自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想来应该是可以得到普遍认可的。但是,关键在于何为宽?宽到何种程度算出律?恐怕就有点见仁见智了。例如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例子“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今胜昔对慨而慷,其实已经有点勉强了,但毕竟总体格式看起来还挺好看的,而另一个例子”“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宽到以为用山吐这种主谓结构可以对辛夷这种专有名词,山吐晴岚这种主谓宾结构对辛夷花白这种主谓结构,就简直目无联律了。况且,要说自对也是山对水,难道下联辛对柳?对得上吗?事实上,山吐两句是绝句的首联,本就不是对仗句。虎踞两句,是七律的颔联,按照王力先生的说法,”颔联偶然可以不用对仗,那么对仗差些更是不碍事“。拿这种例子来证明宽到这种程度也算工对,应该是不合适的。
3.不妨来看看王力先生对于”宽“是怎么说的:”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就是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甚或形容词);工对必须把词分若干种类,只用同类的词相对,……例如以天文对天文,人伦对人伦“。可见,所谓的宽对,仍需词性对仗(因词性常常活用,所以不一定完全相同,有时动词对形容词也算对仗),故所谓的自对“虽宽亦工”,也应当指词性对仗的自对才能算工对。再进一步放宽一点的话,如果用了自对,虽词性不对,但结构上对仗,全句也还或许能算宽对。但如果结构都不对仗,就未免太宽了点。
4.总结下,宽与严是相对的,可以按照宽严的程度分为如下8个等级(若使用自对,酌情视为可提高0-2个等级):
1)工对:把词分若干种类,只用同类的词相对,如以天文对天文,人伦对人伦;
2)邻对:用相似种类的词相对,如天文对时令,器物对衣服;
3)宽对:词性对仗,一般指词性相同,但因词性常常活用,所以不一定完全相同,有时动词对形容词也算对仗;
4)强对(勉强对):单个词词性不能对仗,但组成短语后结构一致;
5)乱对:短语结构不对仗,但组成短句结构一致;
6)瞎对:短句结构不一致,但全句的大结构一致;"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两句最多只能算这个水平了
7)非对:整句结构都不一致;如果把“山吐晴岚,辛夷花白”单独拿出来,大概只能算这个水平了
8)戏对:整句字数都不一样。比如“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前三种为王力先生所述,后五种纯属我瞎掰。一般认为的合律,大概只限前三种吧。
顺便分享下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
在线可搜索版:http://.com/content/11/1031/21/7600461_160660557.shtml#
pdf扫描可下载版:http://yun.baidu.com/share/link? ... d=0&adapt=pc&fr=ftw
我只蜻蜓点水看了下,未能通读,所见难免偏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