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4|回复: 32

浅谈网络诗词

[复制链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5-5-30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日益发达,为我们铺设了交友的桥梁,同时也给很多才子才女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众说纷纭,到底怎么样去评价一首诗词的优劣呢?幽兰在这里抛砖引玉,浅谈一二。我个人认为诗词四大要素:第一“境”;第二“真”;第三“俗”;第四“律”。

第一“境”。境界是人品的表现,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结晶。大汉奸汪精卫
有最著名的一首《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这是他他早年行刺清廷摄政王载沣,事败被俘,在狱中口占四首中的第三首。豪情满纸,文笔简练,足足胜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 但后来却成了臭名昭著的卖国贼,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还有郭沫若在1967年6月吟诗一首《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和在1976年10月21日他又写了一首词《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前后两首对照,不能不使郭沫若这个文坛泰斗在人们心中的人品形象大打折扣。可见语言、形象一半可以学来,境界是学不来的。

第二“真”。
王国维大师在《人间词话》提倡诗词要“真”。幽兰窃以为这个“真”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要真景,第二要真情。真是构建境界的关键所在。不是有“情真意切"这个词吗?情真才能意切就是这个道理。我在网络已有五六年,经常看到很多诗友的诗词严重脱离生活甚至是七拼八凑胡编乱造。有位朋友写诗上句是明月如水,下句是繁星似锦,一看就是不观察生活胡编乱造,有明月时肯定没有繁星,只能是几点疏星。平心而论。网络中很多作者的诗词作品格律正规,辞藻华丽,但是给人的感觉一看就是脱离生活,很虚假,没有感情可言,给人以无病呻吟的感觉。诗词的“真”其实也是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诗词贵真,但只有真还不行,感情中还有高下之分,关乎社会、民众,不能停留在个人真感情上。要把真实感情提到大我的境界,提到人品的高度。诗词要有自己的个性,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第三“俗”。 先声明一下,这里的“俗”是指诗词的
通俗易懂,运用时代语言,富有现代生活气息,而不是庸俗下流。下面这首《临江仙》是杨金亭先生在《与时代同步,为人民歌唱》一文中列举的“死诗”:“凤篆烧残心宇,灯帘扶影凄然。暂凭红泪忆当年,菱花羞鬓翠,秋水衬眉弯。   暗想画楼今夜,罗衾可耐霜寒。蚕身傅向碧丝眠。织愁怜恨茧,有梦便成缘。”作者是个20出头的青年,写的是今天的人和事,却不是今天的语言,杨先生为其步入仿古拟古误区扼腕痛惜!获得第二届华夏诗词奖二等奖的曾少立先生的《临江仙·今天俺上学了》,意境很是鲜活:“下地回来爹喝酒,娘亲没再嘟囔。今天我是读书郎。拔烟柴火灶,写字土灰墙。   小凳门前端大碗,夕阳红上腮帮。远山更远那南方。俺哥和俺姐,一去一年长。”此词的意境主要由“爹”、“娘亲”、“我”三个人象和“夕阳”、“远山”两个物象以及由他(它)们的行为、情感编织的几个画面构成,跃然诗行,读者可见可触可感,词之立意自是独出心裁了。两首《临江仙》一比较孰优孰劣毋庸多言。雅诗韵词百读不厌,如优美绝伦的琴音,绕梁三日,音犹在耳,实在是莫大享受。无以言状。 掩卷思之,网络诗词虽然篇篇精妙,阕阕绝伦。但是他(她)们诗词存在着很大的误区,那就是今人说古话。大多都以网恋相思,古代园林,楼台亭阁,大家闺秀,才子佳人,书画琴筝,闺怨离恨为主题。还缺少点什么?这正如清朝人一样,一边欣赏着短发的潇洒和俊朗,一边又紧攥着长长的辫子舍不得剪掉,彷徨着,纠结着。正如书生霸王赵缺在《彼岸诗话》中说到:古之大家,均以时语为诗。故周人用周语,唐人用唐语。今之腐儒,唯以古文为诗,砌古奥艰涩之辞,以为得周唐之三昧。此不亦守株待兔、缘木求鱼者乎!其实我们现代人的诗词元素是多元化的,像航天科技,捐资助学,祖国河山,国家工程,,,等等都可以入诗入词,当然反面元素也很多,像贪污腐败,有毒食品,社会不公等等丑恶现象皆可为题材。然而网络却很少有这类的诗词,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情!值得让那些所谓的文坛巨匠们反思!曲高和寡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第四“律”。
中华诗词》杂志常务副主编赵京战认为好诗的标准第一是格律严整。我私下不敢苟同。幽兰有位诗友坐看云起曾说过:个人认为,好诗不一定非得是格律诗。三吏三别好吗?太白的古风五十九首好吗?屈大夫的《离骚 》好吗?意境好,现实与浪漫,给人力量,催人奋进的,给人正能量的,就是好诗。幽兰深以为然,所以把“律”定在最后。舍律求境古来有之,像众所周知的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二字三次出现,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人云的诗句。其实很多大家如:李白、王维、苏东坡、辛弃疾、毛主席等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出律。当然我说这些话并不是全盘否认格律诗词,爱好格律诗词的就去写格律诗词,不爱好格律诗词的就去写古风随笔。所谓“古诗新韵”,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一首好的诗词,能让人读懂却又回味无穷,这就叫好诗词,反之词藻再华丽格律再正规那也是垃圾。
农村妇女大多没读过太多书,然而在她们的宝宝刚刚咿呀学语的时候往往都教他们学习古诗,可见古诗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多么强大。而现代的诗词能家喻户晓的,人人传唱的却寥寥无几,这难道还不够引起我们的反思吗???

搜索
复制

发表于 2015-5-3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幽兰女史初次论诗,为引起关注,飘红一把!

点评

问好首版,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31 14:14
从心所欲不逾矩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302

回帖

10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050
发表于 2015-5-30 1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同意作者的说法!说得太好了!

点评

问好诗友,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31 14: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8067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307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5-3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候

点评

问好天堂版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31 14: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2868

回帖

82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274
发表于 2015-5-30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提到第四:律。
窃以为,习诗词,就像小孩学步一样,打好基本功,也就是基本的平仄,韵律。不然写出来,也只是一腔豪情壮志或浅唱低吟……除非才如东坡稼轩,或是名人或是专家,说的写的都是至理名言。纯属个见,勿怪。

点评

问好版主,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31 14: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傲岸泉石 发表于 2015-5-30 13:04
幽兰女史初次论诗,为引起关注,飘红一把!

问好首版,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红火火 发表于 2015-5-30 13:07
严重同意作者的说法!说得太好了!

问好诗友,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天堂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工仔 发表于 2015-5-30 18:54
文中提到第四:律。
窃以为,习诗词,就像小孩学步一样,打好基本功,也就是基本的平仄,韵律。不然写出来 ...

问好版主,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主题

2956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乌蒙诗韵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10559
发表于 2015-5-31 2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中肯!基本赞同!

点评

遥握,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796

回帖

39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978
发表于 2015-6-1 0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通俗易懂,赞同!

点评

问好诗友,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1861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357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6-1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个性,实在,赞一个

点评

问好版主,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 18:38
http://imgstore01.cdn.sogou.com/app/a/100520032/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光束 发表于 2015-5-31 23:14
说得中肯!基本赞同!

遥握,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潼江客 发表于 2015-6-1 00:36
情真意切,通俗易懂,赞同!

问好诗友,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鲁亚光 发表于 2015-6-1 06:18
真情,个性,实在,赞一个

问好版主,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1

回帖

13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27
发表于 2015-6-3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湖西月 于 2015-6-3 14:02 编辑

对近体诗部分的认识、评论,觉尙未深究。个见。

点评

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2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1

回帖

13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27
发表于 2015-6-3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然看到附加声明,点个赞。学习个!我也照搬哈。多谢!

点评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2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湖西月 发表于 2015-6-3 12:39
对近体诗部分的认识、评论,觉尙未深究。个见。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湖西月 发表于 2015-6-3 13:53
偶然看到附加声明,点个赞。学习个!我也照搬哈。多谢!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353

回帖

11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67
发表于 2015-6-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月求衣 于 2015-6-5 10:30 编辑

我也斗胆发表一点议论:幽兰版主的一“境”、二“真”、三“俗”我都认同,唯四“律”值得斟酌。
其中“以律害意”的论调见过不少次了,我觉得这个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作为一首格律诗词,“格律”乃其自身的标准之一,就好比足球不能用手,篮球不能走步等等。格律诗词的作者应该自觉地遵循其格律来进行创作,而不应该责怪这个规则是使人“戴着镣铐跳舞”;引申到足球篮球,你能责怪足球不能用手,篮球不能走步等规则束缚了你吗?
其次,那些引用古人名作来证明“抛弃镣铐跳舞”论调正确性的人,忘记了他们所引用的例子已经超出了格律诗词范畴。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崔颢的《黄鹤楼》,我记得以此作为切入点的论调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我从来不否认这是一首名作,但是名作归名作,迄今为止又有谁能证明这是一首七律呢?至于其他例子,我觉得也不应该作为自己进行格律诗词创作时允许出律的借口。中国文字可谓博大精深,我就不相信找不出一个适当的字来避免出律,不相信那些出律的句子已经完美到无可修改的地步!
以上浅见如有谬误之处,欢迎各位诗友拍砖!

点评

附议此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9 10:53
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8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1

回帖

13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27
发表于 2015-6-5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湖西月 于 2015-6-5 15:19 编辑

就格律问题引崔颢的《登黃鹤楼》想证“格律不是重要的”,其实本身犯了如下几个错误:
1、不了解格律是慢慢形成的,是有一个过程,所以也就不了解格律的特殊句式;”乘黄鹤”,也没出律,后面是救句。
2、具体到此诗,不了解宋以前的记录首句是“昔人已乘白云去”的版本,敦煌出土的伯三六一九号唐诗卷子就清楚写着“昔人已乘白云去”。是崔颢死后500多年的元朝才有人提出仙人乘黄鹤的说法,再到崔颢死后900多年的清朝才有人说“乘白云”是错的,应当改“乘黄鹤”。后又经金圣叹在《选批唐才子诗》中的解释及同乡沈德潜的《唐诗别裁》中去掉清人旁注“一作白云”。才“确定”今天读到的“乘黃鹤”版本。
3、事实上,“乘白云”比“乘黃鹤”在结构上合理多了。因今天不涉及这个话题就不多说了。

点评

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8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3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1
发表于 2015-6-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吧

点评

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8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月求衣 发表于 2015-6-4 21:22
我也斗胆发表一点议论:幽兰版主的一“境”、二“真”、三“俗”我都认同,唯四“律”值得斟酌。
其中“以 ...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湖西月 发表于 2015-6-5 14:45
就格律问题引崔颢的《登黃鹤楼》想证“格律不是重要的”,其实本身犯了如下几个错误:
1、不了解格律是慢慢 ...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无缺 发表于 2015-6-5 16:14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吧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716

回帖

4654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465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6-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格律诗只是中国诗歌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好诗不一定都是格律诗,格律诗也不一定都是好诗。不过有一点必须强调,你既然标明了是格律诗词,那你就必须按照既定的格律去做,否则,你标明“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沁园春”、“满江红”,而实际上除了字数不错外,其它一概不管,那岂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当然,初学格律诗,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得一步一步来。
    首先,我认为初学诗词,不必对格律过分讲究,这样会束缚自己的思路。只要句数、字数、韵脚基本不错,就行了。关键在于要把话说清楚,说的什么内容,要能使别人看懂,首先自己要懂,别人也要懂,你写的东西别人读不懂,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肯定不行,格律再精严也没有用。这是第一步。这就叫看山不知山,看水不知水。
    学诗的第二步,就是尽力去追求字词句的诗化、美化,让别人不仅要看懂,还要看的舒服。追求字词句的诗化,美化,进一步去探索钻研,那就是追求语调的铿锵,抑扬顿挫,这时就要讲究格律平仄了。 为什么要讲究格律平仄?就是为了语调的铿锵,抑扬顿挫,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美感有韵律感节奏感。这一步,就要认真的按格律去衡量自己的每一句诗词联作品,精雕细琢,把格律要求弄懂学透。这一步,可以叫做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
    第三步,到了更高一层的境界,又可以甩开格律平仄,多在立意境界上下功夫,追求诗词的灵性。当灵性与格律二者不能得兼的时候,应该坚决的舍格律而取灵性。这一步,就叫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最后,再高一层,掌握了丰富的语汇,驾驭文字的功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谋篇布局的技巧出神入化,不仅立意境界上严整无缺,出言用语,自然与格律吻合,格律不遵而自遵,不守而自守。甚至可以根据音律变化的要求,自创格律,别开蹊径。到这一步,也就可以说,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了。

点评

当然我说这些话并不是全盘否认格律诗词,爱好格律诗词的就去写格律诗词,不爱好格律诗词的就去写古风随笔。所谓“古诗新韵”,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0 2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3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鉴赏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46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6-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月求衣 发表于 2015-6-4 21:22
我也斗胆发表一点议论:幽兰版主的一“境”、二“真”、三“俗”我都认同,唯四“律”值得斟酌。
其中“以 ...

附议此评

点评

当然我说这些话并不是全盘否认格律诗词,爱好格律诗词的就去写格律诗词,不爱好格律诗词的就去写古风随笔。所谓“古诗新韵”,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10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22

回帖

3182

积分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182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我说这些话并不是全盘否认格律诗词,爱好格律诗词的就去写格律诗词,不爱好格律诗词的就去写古风随笔。所谓“古诗新韵”,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一首好的诗词,能让人读懂却又回味无穷,这就叫好诗词,反之词藻再华丽格律再正规那也是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7 1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