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从“阮旨遥深”到“玉溪要眇”

[复制链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虽用咏史的口气,但所指的现实问题或事件,也是一看即知的,与阮籍的辞多悠缪,意旨深远,颇不相同,前人谓“陈诗意在篇中,阮诗意在篇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阮籍之时不得不深隐,为求深隐,也就相应地在艺术的象征性和多义性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开拓,而陈子昂、李白之世,诗人总的倾向是要表现才情,畅快宣泄,故虽托体阮籍,主要是取其气体之高古,神思之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阮籍在作品中渗透玄思,其所表现之理,虽与抒情相结合而属于审美化的存在,但追随者若不具备相应的情感,不是从审美感兴中生发理念,而只是借喻象演绎玄思,便会导致诗歌的理念化,以及意象的因袭,笔墨蹊径的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发展中国诗歌象征性、多义性传统方面,李商隐尽管与阮籍后先相望,但取径并不蹈袭,有许多重要开拓和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整体象征之浑沦与使用意象之繁复。李商隐不仅摒弃简单的比附,而且也不取阮籍主理的做法。《锦瑟》、无题、咏物诸作,常常不是枝节地、局部地取喻,而是由作品整体构成所要表达的喻旨。他人之诗,在某一部分设喻,某物某事,喻义往往比较具体,商隐整体性地构成象征的作品,不是一对一的比喻,不是对某一具体事物或具体概念的象喻,而是喻象体系的整体投射,是对包涵复杂内容喻义的多方面涵盖与暗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阮籍等人诗中,一般用几句话来叙述一事一物或一种场景,完成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单位。《锦瑟》中间二联,多重意象,累进叠加,喻指的意思也就复杂而不易确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商隐一方面建立通篇一体的象征体系,使作品具有更为浑沦完整的风貌,一方面所设之象内在繁复重叠,导致解读天地的层深曲折,难窥涯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繁复而不流于饾饤,相反地有亲切可感的浑沦之象相联系,李商隐的又一重要贡献是比兴象征之境的现实性与鲜活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阮籍主理,要为他的玄感体验与认识寻求喻象,喻象自然是超越现实的玄远的一类。而李商隐诗歌的喻象,与阮籍相比,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亦正在于他所要表达的喻义与阮籍有主情与主理之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兴象征作品中,成功的喻象创造往往把具象置于不可忽略的地位,并通过它为喻象创造的现实性提供保障。这里所谓具象,即指取自生活之中,带有自然界原貌或生活原汁原味的景象或情节。这些,在喻理的象征那里,因理的抽象性,可以不必倚重它,但主情的比兴象征,由于情之传达一般忌用抽象性媒介,便不能脱离具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6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