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以事表情 化事为境

[复制链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叙事之所以能含蓄蕴藉、意味无穷,关键在于“在场”与“不在场”浑然一体、合成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歌的本质是抒情的,诗的本质是记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不仅有在场的“情”与“事”,还有不在场的“情”与“事”,两者共同影响着诗歌的美学意蕴;诗歌不仅只有“记事”与“言情”的功能区分,更多的则是“以事表情、挟情叙事”的审美交融。诗歌叙事并不仅仅是为了客观记录历史,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情感上的现实观照。诗歌审美也并不唯“情”与“事”的比重多寡,而在于“情”与“事”能否浑然圆融,生成独特的审美灵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有诗中事、诗外事,“情”有诗中情、诗外情,内外贯通、情事一体、意境深远是诗歌叙事的意旨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事诗”经常又被称为“抒情诗”,原因在于事在诗外,诗中或有情有事、或情大于事,甚至有时看不到事,诗中所抒之情、所叙之事皆是受到诗外之事的强烈刺激,要么直抒胸臆,要么寓情于景,要么事因情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隐喻假借、寓言故事、景象碎片等都是经常出现在此类诗歌文本中的叙事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典“感事诗”很少呈现出完整、清晰的故事脉络,其“语言次第”也经常会散漫无章,其人物形象也会时常被人为地物化变形,但这并不能影响诗歌含蓄蕴藉的审美意味。重要的一点就是诗外之事与诗内之情、之事的参互成文,让诗歌“因事起情,事为情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贯通,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稹的《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二)
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常事,惟念山深驿路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抒胸臆往往容易使诗歌余味不足,寄情于事,以事表情,以鲜活的事象触人耳目,以潜隐的情感击人内心,往往会令诗歌韵味更加绵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8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纪事诗的含蓄蕴藉处正在于此,寓情于事、寓理于事、寓气于事、寓识于事,也正是在此意义上,诗并不一定比历史真实,但可能会比历史更真诚、更灵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1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