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论平列式写景诗的渊源流变及其诗学意义

[复制链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咏物诗不同的是,平列式写景诗的深层主题不再是某个具体物象,而是某种本质属性的趋同。假如说“意脉贯穿式”的组合方法近似于如线串珠,那么“主题统摄式”则相当于中心散射,各个部分均以一个隐藏的深层主题为核心而各自展开对主题的部分描述,彼此之间则不相关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诗坛,有意识学习杜甫绝句尤其是其中特有的平列写景手法的似乎只有北宋王安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从艺术进化规律而言,唐代“兴象”诗学的成熟反衬出平列式写景诗在艺术方面的不足,促使平列式写景诗迅速衰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兴象”诗学相比,平列式写景诗的缺点颇为明显:徒有表层形象而缺乏内在意蕴,意境浅薄。兼之杜甫之后的几位作者均缺乏创新变化,自然最终被后世诗坛所遗弃,这也是文学演进中优胜劣汰规律的必然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是在诗史环境方面,平列式写景诗所开创的新型结构模式与诗史发展的主流趋势相悖,这也导致了它的迅速没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