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论平列式写景诗的渊源流变及其诗学意义

[复制链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物”与“缘情”相对立,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学范式,前者注重对客观外物的描绘,后者则注重主观体验的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是传统的“志唯深远”的“言志”诗学范式,另一种则是新兴的“功在密附”的“体物”诗学范式。后者关注的核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对客观物象的细致描摹上,叙述者力图通过“巧言切状”、“曲写毫芥”这样的外在描摹达到对“形似”的追求,完全舍弃了叙述者主观情感对客观物象的介入与改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在观照方式上,两者都消除了叙述者主观经验的介入,纯粹将审美对象作为独立存在的客体来加以描述;其次是在写作方式上,捡取几个具体景象来对诗歌主题作多层次的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咏物诗属于一种聚焦性组合模式,全诗中必然存在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线索,即所吟咏的物象,而诗中的各个部分均是吟咏对象的不同侧面,彼此之间紧密勾连。而平列式写景诗则属于发散性组合模式,全诗并无固定视点,诗人笔触也不会集中在某一具体物象之上,而是捡取几个互相独立的局部场景来进行平行组合,彼此之间并无交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阴两人其余诗作中的写景仍多与言志抒情紧密扣合,形成情景呼应的传统结构。而结合这两首诗的题目来推论,这些平列式写景诗应只是吴、阴二人在写作传统山水诗、行旅诗时偶然借鉴“体物”诗学范式而产生的变体,他们本人对平列写景手法缺乏自觉认识。由此可以论定,至南朝梁、陈之际,平列式写景诗虽已出现,但还不能算作一种独立、成熟的诗体类型,它的真正成熟还需等待后代诗人去进一步发掘其诗体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觉继承南朝“体物”诗学范式并将之运用在写景诗中的惟有杜甫,也正是在杜甫手中,平列式写景诗得以真正地发展成熟,展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学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这一类绝句中“体物”思维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作者把自然景物当做完全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加以描摹,至于个人情志则略而不提,这与南朝以来讲求情景交融的诗学主脉大异其趣。这种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相结合,造就了杜诗中的特殊一类:平列写景绝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在内容层面,杜甫这一类平列式写景诗体现出对自然景物陌生化效果的有意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才真正有意借鉴“体物”诗学范式中的客观视角,放弃主观经验对客观景物的遮蔽与改造,使得客观景物不再作为被主观情兴笼罩的“意象”而出现,而是真实细致地呈现出自身的本真面目,使读者重新去感受一个不加任何意义改造的生动逼真的原生自然,而诗歌也由此取得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是在结构层面,杜甫这类平列写景绝句真正实现了对传统线形结构模式的自觉突破,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扇形结构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