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抛句是存在救拗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希望你能看懂以下内容
:
大拗句的补救
大拗体是指“仄仄平平仄”的另外两种变格,第一种是第五个字仄,即“仄仄平仄仄”,第二种是第四、五同时便成仄,即“仄仄仄仄仄”。
1、仄仄平仄仄与救拗
这种句式最有名的是白居易的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仄仄平平仄变成仄仄平仄仄:野火烧不尽,第四字变仄声。救法与半拗体的情况一样,〔平〕平平仄平即可。春风吹又生。
2、中仄仄仄仄与救拗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向晚意不适,仄仄仄仄仄,救法也和上面两种情况一样,〔平〕平平仄平即可,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声:春风吹又生。
结语
拗体就救拗不是我们的发明,宋朝诗话里就有过评价,这种拗体在杜甫作品里就有不少:
拗句 鲁直换字对句法,如〔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 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体,独鲁直变之。
苕溪渔隐曰:此体本出于老杜,如 〔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 〔一双白鱼不受钓,三寸黄甘犹自青。〕 〔江外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沙上草阁柳新晴,城边野池莲欲红。〕似此体甚多,聊举此数联,非独鲁直变之也。今俗谓之拗句者是也。
其中: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是半拗体救拗;“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是大拗体救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