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禅门“吃茶去”公案禅境意象中的美学探究

[复制链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道妙悟是不针对任何一境的,只是自心得悟后的欢喜之情的流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茶去”的体悟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参禅者对空白与未定性的玩绎、品味、填充的主动权。在“吃茶去”公案中“到此间”的、“未曾到此间”的、就在“此间”的这些不同接受者,对“吃茶去”意境的具体化理解中肯定会出现多种差异,这正体现了禅境艺术效果的丰富性。因为参禅者的性根不同,情感不同,气质不同,心理障碍也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茶去”意境的第三重意义建立在吃茶与参禅者建构活动的基础之上,它反映正是茶之道的审美本质。它是参禅者通过“吃茶”的实践获得韵外之致、言外之旨,是禅美意象所系、审美情感所在的最高审美意境,是禅美和审美的浑融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茶去”含其最高境界概括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含其无穷茶禅之味,无尽茶禅之意,这种“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正是“佛法说不出”的空白与未定性在最高禅境审美本质上显现的意义。其最终的整体构成“吃茶去”的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茶去”的意境实际上是由儒、释、道文化意境组成的巨大背景,它的立意是“明心见性”、“境由心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强调天人合一,禅宗接受了道家所谓‘道法自然’的说法,认为日常行为,如喝茶,也是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茶去”是一条直达禅道的捷径。通过对茶的吃、看、听,在一种审美的瞬间的直觉感悟中体味人生,获得一种人生意境的平衡、协调的和谐境界。“吃茶去”不依靠逻辑的推理、概念的分析、理性的抽象,而取一种高举远慕浑融为一的体悟心态,一种心灵的审美性的完整和谐,是对现实人生情感直觉的扬弃,是另一种抽象:禅喜的情感抽象。这是“吃茶去”意境的最高层次,因而呈现为一种“无茶之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茶去”韵味隽深的意境与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互为表里,与宇宙普遍性的情感形式互为表里,因而使儒、释、道文化的意境展开了广阔无垠、深邃无比的硕大背景,又表现了吃茶所带给众生蓬勃旺盛、弹跃鲜活的生命力。在这里,参禅、吃茶者情感内在的暗含着本体论意义。这种茶禅一味的情感性,既属于审美对象,又属于接受主体;既属于茶禅自身,又属于人生境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4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1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老师赐玉支持,遥祝老师夏祺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2 18: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