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咏物诗理论研究

[复制链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岛咏物诗意象看似平淡枯槁,实际上包含了无限的生机,他把它们融入一片清冷的和谐之中,创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清苦幽寂的意境。这种清苦幽寂的意境,实际上就是作者内敛幽愤的心境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咏物诗中寄托言外诗人之意的情感、思想内容,往往是通过象征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而咏物的象征手法较其他诗歌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拟物比德,物象的高度人格化。将大自然中山水、花草及其他客观外物视为人之品性的象征,即用外物的自然属性来比拟道德人格,由此来净化心灵、升华人格,于是形成了“君子比德”的思想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唐代诗人来说,竹在很大程度上被用来作为一种精神寄托,竹的“虚心” “劲节”“坚贞”等品性虽然是自然属性,但在诗人看来它与士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的品质是互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诗人着重对竹的“清”“寒”特点进行描写,而这些特点正是竹在唐代诗人笔下所表现出的魅力所在。“寒”是对生命力的一种考验,竹本身就具有“寒色”,加之能够耐风霜、斗严寒,在诗人的眼中,这样的一种自然本性遂成了士人们所崇尚的人格风范的象征。咏竹诗体现出了竹人合一,以竹来比喻谦谦君子,也反映出了唐人所崇尚的一种人格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咏松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松柏挺拔、刚毅以及凌冬不凋的特征,象征了一种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正直、高尚、不畏磨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们常常把梅花耐寒的生活习性作为一种孤高傲世的人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的象征,并以此来赞美君子的品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咏石诗常常把对石的咏叹与对孤高坚定的人格精神的赞美联系起来。如诗中通过咏石含蓄地表露了对像石一样刚正不阿的人格精神的崇敬,石昂然屹立于天地之间,不折不弯、无私无欲,这正是贤德之人所渴望的一种生活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唐一代,咏马和咏蝉是咏物诗的独特审美意象。具体而言,马诗是整个唐代时代风貌精神的见证,蝉诗则是唐代寒士道德品质的高度人格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盛唐诗人笔下的骏马充满着浪漫色彩,它们在形象上是雄姿英发、气度不凡的,在精神气质上则体现出乐观向上、慷慨豪迈的格调,反映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强大国威。那时的人们对国家充满信心,对未来无限乐观。诗歌中出现的阔大、雄放的风格,就是所谓的“盛唐气象”。初、盛唐诗人的咏马诗比较注重对骏马英武的外形的渲染,诗中骏马勇猛、刚毅、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浪漫情怀。马成为唐人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载体和不怕苦难、不畏挫折的气魄象征。另一方面,初、盛唐的时代环境和诗人的人生理想都与骏马这一意象达成了奇妙的契合。这一意象在蕴含了浓郁的时代特征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们的情感,成为他们自我形象的写照,表达了其对理想实现的期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