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兴寄”与唐诗语言修辞

[复制链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感觉写感觉”,也称为移觉。移就和通感与比喻修辞关系密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喻是所有修辞格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就与通感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由此及彼、由彼至此,无论是事物的特征或是事物的感官感受,都具有“比兴”艺术手法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感使李贺神鬼诗歌的语言更加凝练含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韵味更加浑厚深长,意境更加深邃新奇,使诗歌呈现出奇诡之艺术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1.以视觉通其他四觉     李贺对事物的感受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切的体验,由一种感知方式传达到全身,从而调动所有感官而达到对美最深刻的体验。在人的五种感官体验中,视觉最具优越性,它的感受宽度、广度以及接受信息的速度都远在其他感官之上。首先是以视觉通听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2.以听觉通其他四觉     李贺常常借助通感手法连续地把十分细微的情思和转眼即逝的直觉、幻觉同外界的客观事物熔铸在一起,并十分娴熟地把它们转化为一组组生动的艺术形象,造成许许多多的意象群,给读者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朝诗歌用典进一步增加了审美性文学特征,而以往诗人囿于用典证事、说理、抒怀,南北朝诗人则将“兴”的手法引入用典,以用事发端起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南北朝诗人从诗的特质出发,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为汉代及魏晋辞赋家所习用的“全引成辞”、完全忠于原典而又颇占篇幅的用事方式,但就此时期用典的总体特征而言,无论事典还是语典,都比较忠实于原事原文,不随意改变原典的结构。诗人引用前人言语,多是直接移入或稍加改变;引用历史故事,往往交代何人何事,较完整地把原事的梗概叙述出来。可见,诗歌用典的艺术手法和文学内涵还有待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用典的实质就是引用,“用典”作为引用古代的故事与现实作比较,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比兴”艺术与用事修辞结缘;另一方面揭示了“用典”与“兴寄”具有同样讽喻美刺社会的价值作用。再者,用典可以增添诗歌的审美意境,即追求诗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与“兴寄”的审美内涵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3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典的“比兴”艺术性质,讽喻美刺的诗学标准和“言有尽意无穷”审美价值与“兴寄”内涵特征具有一致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5 09: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