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文赋》与儒家文学观

[复制链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魏晋文化的实际状况看,经学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传统,依然拥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还依然是众多士人追逐的共同目标,儒家的治国理念、道德教化还仍然是维系封建国家政权的核心准则,并且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整个封建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界对儒家文论自身的诗性精神缺少挖掘。长期以来人们对儒家思想学说有无诗性精神一直抱有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真的儒家文论范式不仅包括人们常说的“诗教精神”,还包括人们所忽略或日缺乏足够重视和发掘的“诗性精神”。而后者在今天看来又恰恰构成了儒家文论中最有价值、最具思想启发性的精华部分。这是因为,与“诗教精神”更多地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以及人类如何道德地在场、伦理地活着不同,“诗性精神”则更加重视诗歌的审美感兴、情感满足作用以及主体如何诗意地栖居、美学地活着等一系列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教和审美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作为儒家思想学说核心的“仁”与“乐”、“艺术”、“审美”在其最深根底中会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合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07: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