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诗:生命关注与文本实践

[复制链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文学技巧的压力下,普通语言被强化、浓缩、扭曲、套叠、拖长、颠倒。语言‘变得疏远’,由于这种疏远作用,使日常生活突然显得陌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文学作品中,同样的语义意蕴却有着不同的艺术表达。创作就是语言的文本实现,就是字符的组织,就是信息的系统化过程。这一切必须具有属于个体的独特观察和独立体验。一个烂熟的题材在成熟的艺术家手里,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而为神奇。这正是文艺理论家们常说的:文学不是“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写”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应用熟语还是创造生语,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构建文学作品整体氛围和意境的特异和陌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用词来构筑一个相对自足的话语系统,在这话语系统中,词遵循着语言艺术规律并具有与现实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感知性。能激发艺术表象的视像效果和感触特征,这样的文本才具有文学艺术的特性,它通过意象的撞击营造意境,让人在对形象的感知中,升华出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这就要求文学作品在话语构成中要多用一些具视像,可感触的具象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作品的完成,不是单由具象性词的连缀便能实现的。事理的说明,理性的抽象,是话语实现的必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创作的思维过程是运动、发展、变化的,艺术形象系统的建构是多维多层次的,单靠概念、判断、推理或单靠表象、意象的浮现,都不能产生完整的文学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作品的完成是由抽象性词和具象性词按照特定的语法规律组织连缀、交融构成意境的。意含境中,境射意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境界的实现必须靠抽象性词与具象性词的相互撞击而得以完成。体察世间万物,感悟宇宙人生,是诗与哲学殊途同归的使命。文学作品主要以形象说话;哲学文本主要以抽象说话;二者的话语方式不同造成了文学作品与哲学文本本质上的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文学作品太过于具象而没有理性的升华,便会导致意象堵塞,思维没法自由流动,从而缺乏了任人想象的空间;如果太过于抽象,又会导致理性嚣张,思绪散漫无依而显得虚空,让人难以直觉。因此,文学作品应恰当运用具象词与抽象词,让文学作品既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又具有深沉的理性抽象,营造出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张驰合理,动静互补,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意境,完整地创造出深邃高远,直观空灵的美感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一句一句写出来的,每一句话的相对独立是建立在语义的相对完整上的。分行就要特别注意语义的完整,因为行的独立性应该以语义的完整性作为基础,从而完成其视像的物理空间的相对独立,这也是语言本身固有的内在规定。行的视像效果在物理空间感上是有独立性的,行的转换会造成视像的物理空间转换,而物理空间的转换往往会造成视像的断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