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振波浪清

诗词入门十八讲 ——47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种是特殊的一拗双救句。一般对句相救是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字相救。如出句第一字拗,对句第一字救;出句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出句第五字拗,对句第五字救。这种特殊的一拗双救是错位相救,用对句的第五字去救出句的第六字。不仅可救一个拗字,还可救第五第六两个拗字。这个对句必须是孤平自救句,即仄仄仄平平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

    眼前扰扰日一日,暗送白头人不知(许浑《旅怀作》)

    对句的"人",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白"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日一"双拗字。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向"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有万"双拗字。

    下面是以对句五平救出句六仄的例句:

    五更归梦常苦短,一寸客愁无奈多(黄庭坚《次韵王稚川客舍》)

    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客"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苦"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霜林染出云锦灿,春色并归风露秋(元好问《游友泉寺》)

    对句的"风",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并"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锦"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曾讲过写近体诗应尽量避免三仄脚,若非用不可,也可以救,但不能在对句同一位置的字眼上救,因为对句腹节上字仄拗平救,就成了三平调。碰到这种情况,只能用对句错位相救。即用对句头节上字该仄而平去救出句腹节上字的该平而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望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拗救是近体诗调节平仄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上面讲的仅仅是一些基本的、现在旧体诗仍沿用的一些规则。除此之外还有所谓"拗句格",就是半拗半合律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崔颢的《黄楼楼》:

        昔人已剩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平仄失对,四句都有拗字,也不救,不合律;只有颈联、尾联合律。这种"拗句格"是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化过程中 出现的变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所谓"拗律",就是律诗句句皆拗,一拗到底,例如杜甫的《崔氏东山草堂》: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气爽相新鲜。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为何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这首"拗律"是"老节渐于诗律细"的诗圣刻意用古风的格调写的近体诗。这种"拗律"有条规矩,就是必须句句皆拗,不能有一句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05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是你还不辨平仄,给自已写的诗标上"拗律",那可不行。因为难免不"瞎猫碰死毫子",冒出句把两句律句来,这就闹笑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06: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