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振波浪清

*诗词入门十八讲 ——4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30个组词和106个韵目,按南方音读,比较顺当;按普通话音和一些地方音读,则组词中的入声,分别读成平声、上声、去声。上声、去声都属仄声,对作诗填词平仄调配问题不大。读平声的,若辨认不清楚,作诗填词便会出韵或平仄不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学格律的,往往由于不辨入声,作诗填词出现平仄、押韵不合辙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有人主张,诗词的声韵应该根据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写旧体诗可以按现代汉语四声来调声、押韵。这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未被诗词界所普遍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由是:旧体诗之所以为旧体诗,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它句子中的平仄,句尾的韵脚,悉按传统的规范,沿用唐宋声韵。若按新四声调声押韵,也就不成其为旧体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大概自元代建都北京起,官方口头用语,以北方话为基准,就逐渐没有入声了。(发源于元代北京的散曲,很讲究平仄,但无入声,可见那时已经"入派三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七百多年来诗词、戏曲等传统文艺形式仍沿用古四声,保留入声。京剧引自徽剧、汉剧等地方剧种,完成于北京,可是它的唱腔、韵白,仍沿用古四声,保留入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诗词按今天普通话的四声来调声押韵,就好像京剧戏台上的诸葛亮改用京白唱、念一样,让人听起来总觉得别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也有人对上述观点,提出尖锐的批评:不要胶固于七百年前的历史中,来拼命地保存已经变味的所谓原汁原味,而应该立足于新世纪的高度,允许用鲜汤活水来谐音调韵,以满足当前大多数人的需要,适合当前的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道理虽说不错,但是旧体诗谐音调韵的改革,并不那么简单。而今,老的诗词作者,---其中不乏造诣很深的名家----用"原汁原味",驾轻就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723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新加入这个队伍的----亦不乏后来居上者----往往在辨古四声上颇费周章,有的主张"鲜汤活水",问题是谁来调制这"鲜汤活水",怎样调制这"鲜汤活水"?这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旧体诗的声韵改革,便可能总是停留在口头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16: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