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振波浪清

八 辨四声是学平仄的基础——1

[复制链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8-31 13:51
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其中变为去声的最多,变为平声的其次,变为上声的较少。 ...

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其中变为去声的最多,变为平声的其次,变为上声的较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8-31 13:52
所谓平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怎么样区别四声呢?
...

所谓平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怎么样区别四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8-31 13:52
《康熙字典》开篇载有一首四声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

《康熙字典》开篇载有一首四声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8-31 13:53
平声发音不高不低,尾音略有延长,犹如木槌轻敲鼓心,其声为"东";

平声发音不高不低,尾音略有延长,犹如木槌轻敲鼓心,其声为"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8-31 13:53
上声发音响亮,没有尾音,读升调,犹如木槌击鼓面的四周,其声为"董";

上声发音响亮,没有尾音,读升调,犹如木槌击鼓面的四周,其声为"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8-31 13:53
去声发音哀远,尾音较短,读降调,犹如木槌重击鼓心,其声为"冻";

去声发音哀远,尾音较短,读降调,犹如木槌重击鼓心,其声为"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8-31 13:54
入声发音短促,没有尾音,读急调,犹如一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其声为"笃"。
  ...

去声发音哀远,尾音较短,读降调,犹如木槌重击鼓心,其声为"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8-31 13:54
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过学者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 ...

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过学者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四字,按古四声读,依次为平、上、去、入。梁武帝立刻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过学者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四字,按古四声读,依次为平、上、去、入。梁武帝立刻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4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59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过学者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四字,按古四声读,依次为平、上、去、入。梁武帝立刻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2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