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15

是山北山南雪晴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7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11-19 05:10 编辑

“山北山南雪晴”还是“山南山北雪晴”2016·11·16
【钦定词谱】在“古调笑”一词指出:第四句,冯词“日斜柳暗花蔫”,“日”字仄声。戴词“山北山南雪晴”,“北”字、“雪”字俱仄声,“山”、“南”二字俱平声。

综上所述, 此句依[钦定词谱]制谱原则,即:同位数相加,全平定为平,全仄定为仄,有仄有平的定为”中”。如:下式:
君前对舞春风
日斜柳暗花蔫
山北山南雪晴。
。。。。。。。。。。。。
中中中中中平


而戴词在[御定全唐诗]中作:“山南山北雪晴”。
依此:第四句谱应定为:
君前对舞春风
日斜柳暗花蔫
山南山北雪晴
。。。。。。。。。。。。
中平中仄中平

【御定全唐诗】比[钦定词谱]早十年出版,应说可以证明“山北山南雪晴”是错的。但请看下列摘文:
《全唐诗》将有唐一代诗歌汇为一帙,为研究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大书,只以十人之力,一年多的时间内就编成。由于成书仓促,存在问题也很多。当时朱彝尊已有“业经进呈,成书不说”之叹。其主要有如下数端:一、未及广检群书,故缺漏甚多;二、考订粗疏,多有误收,今人考订其误收他朝诗即达数百首之多,唐人张冠李戴、重收复出之作亦不少,三、小传较疏舛,作者先后次第亦多混乱;四、诸诗皆不注出处,征引者难以覆按;五、校勘不精,诗题及诗句错误较多。这些也都是当时一般官修书不愿深究的积习。

按此:我们可以作两种解释,
一,钦定词谱的编者错记成”山北山南”,并以此定下一个错误的谱句:“中中中中中平”,而应该是“中平中仄中平”;
二,钦定词谱的编者发现善本记作山北山南,并以此定下一个正确的谱句:“中中中中中平”,而不应该是“中平中仄中平”。

当然,我们没办法,也无精力去审核两书参考及引用的典藉,但我们可采用[御定词谱]之前的词作来证明二者的对错。请看词例:

调笑令 含笑花(明·高濂)  
含笑。含笑。半吐半开芳抱。有意无声倦容。唇吐莲花澹红。红澹。
红澹。雨过花稀叶暗。

转应曲 和日观并寄(清·葛宜)  
归燕。归燕。飞到画梁深院。肯寄相思玉人。杨柳依依望春。春望。
春望。杜宇声声江上。

调笑令(近现代·释木鱼)  
江水。江水。把个音书付尔。何日流向京畿。说向冤家早归。归早。
1归早。莫待红颜衰老。

古调笑 题图三首 其三(当代·崔荣江) 
云水,云水。潮湿一春滋味。执伞长桥独行,伞上廉纤雨轻。
轻雨,轻雨。春韭心生几许?

[古调笑]一曲,搜韵网中共搜集同类作品共196首。其中只有上列四首符合“中中中中中平”。而在清以前只有明朝高濂一首,则为孤证。也许是高老先生一时大意,不足为证。故可推证[钦定词谱]误也。戴词应依[全唐诗]作“山南山北雪晴”,此句谱应定为“中平中仄中平”。

清以后的词人依[御定词谱]采用“中中中中中平”,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如近现代·释木鱼写作“何日流向京畿”虽然合钦谱“中中中中中平”,却是不懂词谱的人的滥作,因为它不合制谱三个例句的任何一句。[钦定词谱]现代版以“中”代”本平可仄”和“本仄可平”,常使一些初涉词坛的诗友犯糊涂,并以检查合谱为口实,实为大误也。

[钦定词谱]每字定平仄或“中”皆有所本,你造的句子对否,应有前人的词句为证。

另[钦定词谱]将第四一句定为“中中中中中平”,但为什么后人很少采用“中仄中平中平”这种句式呢?只要查看全谱就会明白:三四五句全为中仄中平起头,读来因无甚变化觉得死板,故大家喜欢第四句采用”中平中仄中平”这样有起伏变化的组合。

附:[钦定词谱]古调笑谱:
古调笑 《乐苑》:“商调曲”。一名《宫中调笑》。白居易诗“打嫌调笑易”,自注:“调笑,抛打曲名也。”戴叔伦词名《转应曲》,冯延巳词名《三台令》,与宋词《调笑令》不同。

古调笑 单调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 王建
  蝴蝶  蝴蝶 飞上金枝玉叶 君前对舞春风  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   红树 燕语莺啼日暮 
  平仄仄韵平仄叠中中中平中仄韵中中中中中平平韵中中中中仄平韵平仄换仄韵平仄叠中中中平中仄韵


此词凡三换韵。起用叠句,第六、七句即倒叠第五句末二字转以应之。戴叔伦所谓转应者,意盖取此。 按此调王建词四首,韦应物词二首,戴叔伦词一首,冯延巳词三首。其第一、二句,第六、七句,平仄皆同,惟第三句,王词别首“美人并来遮面”,“美”字、“并”字俱仄声,“遮”字平声。第四句,冯词“日斜柳暗花蔫”,“日”字仄声。戴词“山北山南雪晴”,“北”字、“雪”字俱仄声,“山”、“南”二字俱平声。第五句,王词别首“商人少妇断肠”,“商”、“人”二字俱平声,“少”、“妇”二字仄声。结句,戴词“芦笳一声愁绝”,“芦”字、“笳”字、“愁”字俱平声,“一”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但唐人制调,审音必精,其平仄不同,自中律吕,填者或择一体宗之,更为严谨也。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11-19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考证是比较合理。 应该是“山南山北雪晴。”。
《钦定词谱》里的说法应是错误的。

点评

谢谢关注,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1-19 18:02 编辑

按潘慎的《词律辞典》,两者皆可。古人两者皆用。只第五字必平,第六字平韵。

点评

潘之辞典明显有误,第五字应为可平可仄。见: 君前对舞春风 日斜柳暗花蔫 看来潘先生亦疏考证,亦或金兄引错了。 问好金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11-19 15:37
这个考证是比较合理。 应该是“山南山北雪晴。”。
《钦定词谱》里的说法应是错误的。
...

谢谢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1-19 17:27
按潘慎的《词律辞典》,两者皆可。古人两者皆用。只第五字必仄,第六字平韵。 ...

潘之辞典明显有误,第五字应为可平可仄。见:
君前对舞春风
日斜柳暗花蔫
看来潘先生亦疏考证,亦或金兄引错了。
问好金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   建: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韦应物: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坐相思,塞北江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点评

三和相都是平声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7: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台令 其一(唐·冯延巳)  显示自动注释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醉卧春色少年。

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三台令 其二(唐·冯延巳)  显示自动注释
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帷屏夜长。

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


三台令 其三(唐·冯延巳)  显示自动注释
南浦,南浦,翠鬟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

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冯词第四句第五字计四首俱用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曲歌辞 其一 宫中调笑(唐·王建)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亦谓之《转应词》,商调曲也。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杂曲歌辞 其二 宫中调笑(唐·王建)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亦谓之《转应词》,商调曲也。
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杂曲歌辞 其三 宫中调笑(唐·王建)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亦谓之《转应词》,商调曲也。
罗袖,罗袖,暗舞春风依旧。遥看歌舞玉楼,好日新妆坐愁。

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杂曲歌辞 其四 宫中调笑(唐·王建)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亦谓之《转应词》,商调曲也。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

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王建四首,三首俱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1-19 17:53
王   建: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韦应物:河汉河 ...

三和相都是平声呀

点评

是我把句序弄错,潘词为第五字必平,以改。但前四字两种平仄皆可。我还没找到例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1-19 18:48 编辑

是我把句序弄错,潘词为第六字必平韵,以改。但前四字两种平仄皆可。我还没找到例词。

点评

现从《景刊宋金元明本词》(上海古籍出版社)查出三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先生又将第五字必仄改必平。也不符历代作品。只是平声较多也。
杂曲歌辞 其三 宫中调笑(唐·王建)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亦谓之《转应词》,商调曲也。
罗袖,罗袖,暗舞春风依旧。遥看歌舞玉楼,好日新妆坐愁。

点评

还是我弄错,应:潘词为第六字必平韵,前五字可平可仄两种句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曲歌辞 其一 宫中调笑(唐·韦应物)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一作调笑令 一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1-19 18:43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1-19 18:06
是我把句序弄错,潘词为第五字必平,以改。但前四字两种平仄皆可。我还没找到例词。 ...

现从《景刊宋金元明本词》(上海古籍出版社)查出四首:
调笑令三首.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1-19 18:53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1-19 18:09
金先生又将第五字必仄改必平。也不符历代作品。只是平声较多也。
杂曲歌辞 其三 宫中调笑(唐·王建)   ...

还是我弄错,应:潘词为第六字必平韵,前五字可平可仄二四异声两种句式。

点评

对,故我在文中斥国同仄为不懂调者。 。。。 如近现代·释木鱼写作“何日流向京畿”虽然合钦谱“中中中中中平”,却是不懂词谱的人的滥作,因为它不合制谱三个例句的任何一句。[钦定词谱]现代版以“中”代”本平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9: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1-19 18:52
还是我弄错,应:潘词为第六字必平韵,前五字可平可仄二四异声两种句式。 ...

对,故我在文中斥二四同仄为不懂调者。
。。。
如近现代·释木鱼写作“何日流向京畿”虽然合钦谱“中中中中中平”,却是不懂词谱的人的滥作,因为它不合制谱三个例句的任何一句。[钦定词谱]现代版以“中”代”本平可仄”和“本仄可平”,常使一些初涉词坛的诗友犯糊涂,并以检查合谱为口实,实为大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宋词秦观还有《调笑令》另一体十首(一个三字句,三个七字句),录七《莺莺》:
春梦,神仙洞,冉冉拂墙花事动。西厢待月知谁共,更觉玉人情重。红娘深夜行云送,困亸钗横金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1 0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