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一名《凌波曲》。孫惟信詞名《醉思凡》。周密詞名《四字令》。《太平樂府》注“南呂宮”。《太和正音譜》注“正宮,又入仙呂宮、中呂宮。”
醉太平 雙調三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四平韻 劉過
情高意真 眉長鬢青 小樓明月調箏 寫春風數聲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平韻中平中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思君憶君 魂牽夢縈 翠綃香暖銀屏 更那堪酒醒
中平仄平韻中平仄平韻中平中仄平平韻仄中平仄平韻
宋沈伯時《樂府指迷》論,詞中有用去聲字者,不可以別聲替,蓋調貴抑揚,去聲字取其激越也。如此調前後段起二句第三字,孫惟信詞“吹簫跨鸞”、“香銷夜闌”、“衣寬帶寬”、“千山萬山”,周密詞“眉消睡黃”、“春凝淚妝”、“箏塵半牀”、“綃痕半方”,俱用去聲。此詞前段“意”字、“鬢”字俱去聲,後段“憶”字入聲,“夢”字去聲。按《中原雅音》,“憶”字作“意”字讀,亦去聲也。 前段第三句,戴復古詞“無端惹起離情”,“無”字平聲,“惹”字仄聲。後段第一、二句,顏奎詞“小冠晉人,小車洛人”,兩“小”字俱仄聲。第三句,周密詞“愁心欲訴垂楊”,“愁”字平聲,“欲”字仄聲。第四句,孫惟信詞“更斜陽暮寒”,“斜”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又一體 雙調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 辛棄疾
態濃意遠 眉顰笑淺 薄羅衣窄絮風軟 鬢雲欹翠卷
中平仄仄韻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中仄韻
南園花樹春光暖 香徑裏 榆錢滿 欲上鞦韆又驚懶 且歸休怕晚
平平中中中平仄韻平中仄句中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中中中仄韻
按《高麗史·樂志》,有《醉太平》仄韻詞,前段第一句“懨懨悶著”,上“懨”字平聲。第四句“把初心忘却”,“忘”字平聲。後段第一句“教人病深漫摧折”,“病”字仄聲,“深”字平聲,“漫”字仄聲。第二句“憑誰與我分說”,“誰”字平聲,“我”字仄聲。末句“見了伏些弱”,“了”字、“伏”字俱仄聲,“些”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又一體 雙調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四句兩叶韻、兩平韻 《太平樂府》無名氏
釵分鳳凰 被剩鴛鴦 錦箋遺恨愛花香 寫新愁半張
平平仄平韻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晚妝樓閣空凝望 舊遊臺榭添惆悵 落花庭院又昏黃 正離人斷腸
中平中仄平平仄叶中平中仄中平仄叶仄平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此元人小令三聲叶者。其前段第三句,後段第一、二、三句皆七字,亦與宋詞異,元查德輝詞正與此同。查詞前段第三句“香風冷冷月娟娟”,“香”字平聲,上“冷”字仄聲。後段第一句“香消玉腕黃金釧”,“香”字平聲,“玉”字仄聲。第二句“歌殘素手白羅扇”,“歌”字平聲,“素”字、“白”字俱仄聲。第三句“汗溶粉面翠花鈿”,“粉”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按古韻有三聲叶,如“東”、“董”、“送”,原就平聲本韻切出去上仄聲也。自元周德清雜以北音,已失古人之意。此詞以二十三漾叶七陽,猶存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