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弩 发表于 2013-10-5 20:34
哀兵者含恨雪耻,退让者先礼后兵。其实都是打着仁义之师的名头,实施军事战略之图谋。诚如静版所言,楚将若 ...
谢精彩点评。春秋无义战,其实岂只春秋,春秋以来又有多少义战?打着正义的旗子,怀着狼子野心。将士兵卒都是野心家的棋子。农民揭竿而起的义举,也常被利用,变成夺取家国的工具。不过在繁杂的历史事件中,也不乏‘义’字存在,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如无这脊梁存在,民族将在兽性的对峙中消亡。纵观历史,论国君的品行,只晋文公和唐太宗还可以,不是烹狗一派的。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为了报楚恩,和守信用,退避三舍。这是可信的。那时各诸侯国群龙无首,盼望有一个有力量,重诚信、能保护自已的大国。晋国应运而起,城濮一战成就了晋国的霸业。
问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