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松风山月

登凌云山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893

主题

112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6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来迎 发表于 2016-8-6 08:50
始偿夙愿青天近,才踏高峰逸兴长。
玄武庙中思道德,凌云顶上觉沧桑。
======================

先生似是老朋友啊:share: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893

主题

112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6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松风山月 于 2016-8-18 07:07 编辑

    拙诗《登凌云山》已写成年余,于为诗而言,小有借鉴,故把想法写出来,献丑之作,以飨同仁。
    荟萃南山心久仰, 几番路过却匆忙。
    始偿夙愿青天近, 才踏高峰逸兴长。
    玄武庙中思道德, 凌云顶上觉沧桑。
    何期吮得石钟乳, 啸傲山林独自狂。

    凌云山,又名荟萃山,地处禹、登、密三县交会处,至今已大部属禹登二邑所有了。少年无知,不识其妙,中年有怀,屡跋无缘。虽多次机会可堪登临,但终因工作俗事而无成行。年届花甲,壮志未酬,夙心未已。时于2015年5月17日上午,相期与国锋及红耀
弟携家带口,共赴南山。该诗即写于登山的第二天。“荟萃南山心久仰,几番路过却匆忙”道出了仰慕已久无从攀登之缘由。
    爬山之途径,崎岖不一,或级或坡,或缓或陡,或险或奇,不可历数。所有攀登捷援,途中乐趣与艰辛,不尽相同,登凌云山亦如此。“始偿夙愿青天近”略去巉岩畏途,挥汗攀援经历,一个“青天近”足见其高。“才踏高峰逸兴长”,登顶之感,因人而异,既有一览众山小之胸怀,也生山高人为峰之豪迈,多少感慨都付其中。登凌云山,只有这一联而已。这是避实就虚,一笔带过,重在写登临感受。“玄武庙中思道德,凌云顶上觉沧桑”,以实拓虚。山顶和玄武庙,系实有之物,触目即见;道德与沧桑,大都是思绪所延,感慨所及。道德者,道家之所属,沧桑者,人生之感觉。但你登上任何一山之峰,寄怀也好,展望也罢,终不脱此藩。故欲写者多矣,不若择其要而为之。须知这是为诗,非一段散文所表。
    “何期吮得石钟乳,啸傲山林独自狂。”魏晋风流,隐遁山林,餐风露宿,饮泉食药,傲世狂放,纵一时之所兴,傲浊世之不平。炼丹寻药,吮吸石乳,虽未长生不老,却也毫情四溢。时至今日,吾侪既非五柳先生,更难望竹林七贤项背,只是闲暇相聚首,俗务瞎奔忙,饱暖不思淫欲,安分不越雷池。有暇践行无憾,饱览山水抒怀,此老朽之年惯性也。于是乎,登上凌云山顶,难免有所寄托。有甚者,啸傲山林之谓独,不独何干?若啸傲于众前,或
曰:神经病!
    诗成之后,屡有友赞,仔细想来,却也不少乐趣。其一,为诗手法要灵活,不可拘泥于一端。艺术艺术,手艺之法也。一首五十六字七律,要容纳时事,表现人物,感悟寄怀,每一字都不能成赘言。所以,要调动一切手法为中心服务,寥寥数十字,需精打细算,不可废话连篇,似是而非。拙诗之虚实并用之法,堪为欣慰。其二,时下,七言八句之诗,老干体有之、顺口溜有之,口号语有之,不一而足,味同嚼蜡,却也志得意满,如喝凉水,淡而无味,更不用说如律了。更有甚者,句句字字为读者着想,总以读者为笨笨,一切都要喊出来说出去
。其实,这是把自己的无能强加于读者无知,何如意象替身,状景生情。登凌云山之诗,首联起于原因,颔联直接扣题,这是承;颈联突出感受,这是转;尾联散发开去,蕴含寄意,放而有收,合得自然,应有余味儿。
                                                                  (转自《屏阳诗苑》第三期)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28 0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