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

[复制链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魏“三祖”创作乐府诗的方式按旧曲调制新词,其情形可能与早期词家的倚声填词很接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乐府诗从音乐系统转向纯诗系统而言,建安乐府诗是一个过渡。一方面,曹操曹丕的乐府诗风格最接近汉乐府古辞,与音乐仍保持同步的关系;但另一方面,又是通过他们的创作,奠定了文人创作乐府诗的传统。他们的乐府诗按旧曲调而不摹拟旧篇、袭用旧事,这一点与晋宋间人的拟乐府不一样,可以称之为拟调乐府,是文人乐府诗的第一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乐府中描写社会求仙情景的歌辞,虽然也不乏幻想因素,但那是民间的幻想,单纯真率,没有太多的言外之意。曹植的游仙乐府诗,则更多地表现了文人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的幻想性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内容方面看,曹植乐府诗完全是文人化了的,是重义而不重乐的。再看艺术表现,也可发现,曹植乐府诗更加自觉地追求诗歌的语言艺术,骋词逞气,多为俪句,追求词句的新奇效果,而洋洋清绮、动心盈耳的音乐效果则明显减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傅玄,汉乐府诗以再现客观事象为主的特征,被作为乐府诗创作的一个原则确定下来,五言诗与拟乐府诗才判为两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鲍照的乐府诗,一方面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另一方面作者又尽可能使所表现的内容具有一种社会性。可以说,鲍照是真正领会了汉乐府诗的艺术精神,把握住汉乐府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某些重要特征,在这样的前提下作出了他个人的乐府诗方面的创造。他的作品标志着文人拟乐府诗的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乐府诗在失去了音乐的依籍,并且又失去了旧的体裁形式后,主要是靠一个主题群或一种主题类型来维持自身的独立性的。如果说汉乐府的特点是重音乐,文人乐府的特点则是重文辞和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齐梁赋题法是乐府由摹拟走向创造的第一步,而唐人的新题乐府则是由摹拟走向创造的第二步。而且新题乐府摆脱了用近体作乐府的千篇一律的局面,作者能够自由地选择体裁,恢复了乐府古辞无固定体制的特点,更有利于作者创造力的发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格律诗已经成熟的唐代,诗人们从古题乐府和新题歌行中获得自主处理诗体的自由,这也可以说是返朴归真,在诗的壮年、成年时代重享诗的童年时代的自由、纯真的创作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的歌行体拟乐府诗,比古乐府的自由度还要大。这就更有利诗人想象力、笔力的发挥,更容易造成独特的风格。李白、李贺乐府诗创作上的成功,与这种“自我做古”的自由运用是分不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2 2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