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

[复制链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勃之受《易经》有两个途径。一是家学渊源,据《文中子中说》所附《文中子世家》和《录关子明事》记载,王通学《易》于族父王仲华,王仲华“易学”乃关朗所授。关朗易学承汉易阴阳象数派而来,多讲阴阳灾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勃所受易学,纯属北方易学中阴阳象数一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杰之于《易》,主要是重其阴阳之道,属于北方阴阳象数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些易学观点的影响下,初唐四杰不但认为人乃禀阴阳二气而生,而且是宇宙中最灵秀的动物,应该具有包举一切、雄视阔步的人生姿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方阴阳象数派易学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影响下,四杰认识到自己乃是禀天地之灵秀、宇宙之淳精而生,是宇宙间的至尊和主体,所以他们天生就具有一种人格上的崇高感,普遍对人生、前途充满了信心,表现出雄眄一切、高视阔步的人生姿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唐四杰既体现了北方儒学“以道自任”、经世致用的人生精神,又保持着雄眄一切、高视阔步的人生姿态,还具有道家思想所强调的矫厉不群、耿介独立的人格操守。这就使他们的文化心态既不同于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士族、宫廷文人,又迥异于高宗前期崛起的,汲汲于功名仕进而无人格可言的龙朔文士。而初唐四杰文化心态上发生的这一质的变化,又促使他们的艺术精神比之南北朝以来的文人也来了“一个破天荒的大转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杰在急切求仕或进入宫廷的时候,多从文学与社会政治关系的角度考虑问题,侧重于弘扬儒家诗教所强调的文学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社会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杰之所以反对龙朔初载的“文场变体”,主要因为上官仪、许敬宗等人为文过于艳丽纤巧。而我认为,初唐四杰旗帜鲜明地反对龙朔宫廷文风,还因为上官仪、许敬宗等人的文章并不是“文章之道”的真正体现,他们身上并未能真正体现出士大夫所应有的儒家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杰从未反对过宫廷文学,相反地,他们是那样迫切地希望能进入宫廷为“王道政治”尽“称赞鸿烈,揄扬颂声”之能事。准确地说,他们的诗文革新是在以贞观宫廷的雅颂正声,反对“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龙朔宫廷文风,是在以一种宫廷文风反对另一种宫廷文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8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杰在用“诗言志”的创作原则去衡量文学史时,还得出了一些与用诗文教化说不同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0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