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4

绝句二十七顺眼阳光校长分享

[复制链接]

7496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448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4-24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冶春绝句二十首  其七
清  王世祯
三月韶光画不成,寻春步偞可伶生。
青芜不见隋宫殿,一种垂杨万古情。


鉴赏
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1. 意象与画面

- 首句:“三月韶光画不成”,直接点明三月春光的美好,以至于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韶光”一词强调春天景色的绚烂和珍贵,勾起读者对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生机勃勃景象的想象,奠定了整首诗对美好春光的赞美基调。

- 次句:“寻春步偞可伶生”,刻画了诗人悠然漫步寻春的形象。“步偞”描绘出诗人缓缓踱步的姿态,“可伶生”则增添了一种怜惜春光的细腻情感,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人在明媚春光中,带着欣赏与珍惜之情,漫步探寻春之美景的画面。

- 第三句:“青芜不见隋宫殿”,“青芜”指丛生的青草,描绘出一片繁茂的草地景象。然而,在这片草地上,曾经辉煌的隋朝宫殿已不复存在。“不见”二字,将往昔隋朝宫殿的雄伟壮丽与如今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 末句:“一种垂杨万古情”,垂杨这一意象在此处具有深刻寓意。历经岁月变迁,隋朝宫殿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唯有垂杨依旧,它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承载着千古不变的情感。垂杨随风摇曳的画面,既展现出自然的永恒,又映衬出历史的短暂与无常。

2. 情感表达

- 对春光的赞美与珍惜:诗的前两句通过对三月春光的描绘以及诗人寻春的举动,表达出对美好春光的由衷赞美与珍惜之情。春光的难以描绘,寻春时的怜惜态度,都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

- 历史兴衰的感慨:后两句借隋朝宫殿的消失与垂杨的永恒,抒发了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曾经盛极一时的隋朝如今只剩荒草萋萋,而垂杨却万古长存,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诗人感慨历史的无情变迁,以及繁华的短暂易逝。这种情感不仅是对隋朝历史的喟叹,更是对所有朝代兴衰的一种反思,蕴含着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3. 艺术特色

- 对比衬托: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如隋朝宫殿的辉煌与如今的青芜遍地,隋朝的短暂与垂杨的万古长存,通过对比突出了历史变迁的巨大落差,强化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同时,以垂杨的永恒衬托隋朝宫殿的消逝,更加深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 借景抒情:整首诗巧妙地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借三月春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借青芜与垂杨之景抒发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人没有直接阐述自己的情感,而是让读者在对景物的感受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的美感。


作者
王士祯(别号渔洋山人)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后,于第二年出任扬州推官。康熙元年(1662)春,他与扬州诸名士修禊于红桥,众人击钵赋诗,游宴不息。康熙三年春,王士祯又与诸名士再于红桥修禊,王士祯一口气作了《冶春绝句》十二首,其中流传最广的的一首是:“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众人皆和韵作诗,一时传为佳话。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2万

主题

23万

回帖

94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九州诗词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43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4-2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新流畅,韵味绵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