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燈垂錦檻波,煙鎖池塘柳;妾夢五湖湄,郎家大堤口。
6. 煙鎖池塘柳,鐘沉臺榭燈;燈心紅縷密,柳眼綠波澄。
8. 煙鎖池塘柳,茶烹鑿壁泉;清風雙燕舞,朗月共人圓。
9. 煙鎖池塘柳,燈銘水墨樓;中宵聞玉笛,催夢過揚州。
陈子升是生明末清初,只认识繁体字,而后人所拟对句的多是旧香港人,繁简字文化有了差异,转换间出了小岔子。
(2) 诗是陈子升本人所作,论“垂”部首不入土部,只是最底几笔似土字,马马虎虎过了关…
(6) 诗用回繁体“鐘沉臺榭燈”就一目瞭然,臺字最底为土字。
(8) 诗用回繁体“茶烹鑿壁泉”五字皆叠,不管是否真有此泉,梁羽生先生首推此对,五叠对五傍。
(9) 诗的“燈銘水墨樓”,“水”字虽无偏旁,但始终属水,过了关。此句所指景物甚有诗意,故梁羽生先生亦推崇之。
此对上联以五行出之,或有人以季节、时令、方向、颜色、气候应对下联,始终效果奇低,故可堪挂齿者亦以五行相对,庸中皎皎早列如上。若版主要以金金、水水…或以五行相生、相剋的条件论判,则下联如似龙肝凤髓,不见于人间矣!
台湾总统马英九曾于某场合表示「懂繁体字的都懂看古籍」 (大意如此),弦外之音应是「懂简体字的都不懂看古书」(他已把话题打住),这论调或有偏颇,但伸延其义,繁简之间间有不明、曲解、混淆之事,以上是其中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