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关于黄山谷学杜的历史争议及重新认识

[复制链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9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所谓的“不烦绳削而自合”就正是在杜诗启示下提出的这样一种追求,其宗旨并非不要锤炼、雕琢,而是通过刻意经营而抹去雕琢之迹,看似简易而实含大巧,貌似平淡却从绚丽而来,最终泯灭雕琢锻炼痕迹,达到类似杜甫那样的自然浑成之境。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庭坚的确是把握了杜诗的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9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与唐代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黄庭坚与杜甫的个人经历也颇有差异,他的诗歌不可能也不需要从内容到形式都像杜诗,他本人从主观上也没打算亦步亦趋地摹拟杜诗,成为杜甫第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9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本人及其众多门人弟子、江西诗派成员,正是由于能够在学杜的基础上,力求自得,力求有所创新,沿着杜诗昭示的创作道路不断拓展,才最终建立起堪与唐诗媲美的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7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82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2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形神兼备,佳作耐品,彰显功力。赏学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543

回帖

9961

积分

副首版

词楼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961
发表于 2022-11-22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原则,江西派不学,却把“事事有来历”说成是从杜甫那里学来的。这简直就是对诗圣的污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7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