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昆体”文学生态及其创作主体的文化特征

[复制链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南方作家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他们既是创作的主体,同时也是将南方文化向北推移的生力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宋初政治的重北抑南与文化发展水平的北轻南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差,南方文化的发展优势必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充分的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面对朝廷重北轻南的既定国策,南方文人群体为了博得最高统治者的赞赏与支持,共同选择了“激扬颂声”和“宣导王泽”的文学之路。同时,为了使这种富有时代特点的文学创作独领风骚,他们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南方文学固有的表达方式,以精巧用事来展示博学,借繁词丽藻以表现才情,注重音韵偶对以创造美文功效,从而达到了“白体”及“晚唐体”作家难以企及的颂美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以文学为进身之阶乃是迫不得已的人生选择,“激扬颂声”并不意味着“西体”作家自我生命意识的消退。相反,“体”诗所展示的人生画卷自有其斑斓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值得细心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士人倍受压抑的政治现实是“西体”文学得以兴盛的时代土壤;南方文化的固有风采与南国文臣以文学为进身之阶的创作实践,共同造就了“体”诗含英咀华的颂美品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用有破有立、考证详密的新学术代替北方道学家柳开、穆修、孙复、石介等人空谈儒道、脱离现实的旧学术;二是全面总结自五代宋初以来相沿已久的“白体”、“体”和“晚唐体”等诗歌流派及骈体文创作的得失教训,以此为基础,进而开创了一种能够将“知古”、“明道”、“致用”合而为一的文学创作新风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体”文学的产生,客观上为满足正在形成中的望族文化需求提供了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西体”作家正好从两个方面弥补了这种不足。其一是创作主体本身的显贵心态,客观上与望族文化心理源流相同;其二是“体”之作以其典实富丽的特性,为望族文化的张扬提供了最佳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近似荒漠的宋初文坛,“西体”的产生不仅意味着文学自身的开拓与超越,更意味着南方文人群体政治文化意识的悄然觉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7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7266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3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精彩,交流精彩,携手论坛,共同出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7 07: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