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1975年高中毕业,当年秋后进了我们公社学大寨农田建设规划组。根据业务需要,规划组先分内业、外业,外业再分两个小组:一是导线组,另是测量组,我在测量组中。
才测量了不几天发现水准仪有问题,需要校正。规划组里的技术员“老杜”家在济南,便领着我俩小青年前来济南维修。因为水准仪需要“住院”,我们俩“陪”住了两天旅馆。
旅馆离老杜的家很近,老杜家的详细地址已经没印象了,只记得他说住在杆石桥附近。来济南那几天正遇秋雨连连,我们俩迷向了,只能跟着老杜的屁股后面形影不离。
“杆石桥”之说出自老杜之口,下公交车时秋雨“稀里哗啦”,并且下车后附近没有可以避雨的建筑物,前行方向的左下侧是一条漫弧形的小河,河墙体是石头砌成的,隔老远距离才有过河桥,眼前的这座桥有若干长条石铺就。前行的右侧是生活居住区,多数是平房,楼房不多,不过三两层。
当时,所谓“杆石桥”根本没引起我们两人的关注。现在回想起来,说不定河的转弯处所看到的就是“杆石桥”吧。
水准仪修理店和旅馆都在共青团路,两天后我俩从修理店直接取水准仪打道回府。
虽然前后住了三天,由于连阴雨无法出行,在我的脑海里除了“杆石桥”这三个字铭记在心外,其它所见所闻一片混沌,“挂一漏万”也!——刻骨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