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劲赏枫叶老师的佳作!认真拜读!领悟端午节关于屈原的文化精髓!《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所以读离骚,如枫叶老师所言“心头似火烧”!特别是层层推进的对仗句“君王昏欲睡,黎庶虑成焦。骤起风沙暴,更掀江海潮。”还原再现了屈原时代的社会背景,帝王乃昏君的形象黎民百姓过着忧虑而艰苦的生活,恶劣的社会环境与奸臣当道的情形犹如风卷沙尘暴一样恶劣的样子,百姓怨声载道、屈原忧国忧民与奸臣作艰苦的斗争也犹如江海掀起泳动的潮水,永不停歇,世间天昏地暗。何时能让这一切平静下来呢?“上下乐逍遥!”,根据当时的情形,这只是诗人的理想。
第二首的作品的韵脚更好跟第一首的韵脚的顺序相反。文意也是诗人抒发的是理想状态的样子。第一首作品,应该是符合离骚诗的社会背景。所以第一首是赋予现实主义的特色。第二首是诗人的理想状态的样子。
两首作品读之朗朗上口,对仗工稳,起承转结皆很自然。助推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