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笠翁对韵歌·十五删
文/九文-2022-5-12-10:30-作于南京一中
书阁藏琛埋笔冢,家乡换境烂柯山。
铁门槛上兰亭序,棋局人中士卒闲。
雾鬓云鬟皆月貌,风花雪玉正天颜。
龙潜终得腾空跃,雁倦谁知越宇顽。
注释:
琛:【chēn 】珍宝。
1. (形声。从玉,罙声。本义:珍宝)
2. 同本义。常作贡物。
琛,宝也。——《说文新附》
来献其琛。——《诗·鲁颂·泮水》
献琛执贽。——张衡《东京赋》
其琛赂则琨瑶之阜。——左思《吴都赋》
又如:琛贡(珍宝贡品);琛宝(珠宝)
3. 玉 。
如:琛册(玉册);琛贝(珠玉);琛板(玉笏)
埋笔冢:
隋僧人智永是著名的书法家,相传他学习书法,用坏的笔头就积了十八瓮,每瓮都有几石[ dàn ]重(十斗为一石。相当于60千克)。后来,智永把烂笔头埋成一个墓,称为“退笔冢”。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智永禅师”。
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烂柯山:
柯,斧柄。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晋樵夫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二个童子下棋,便放下斧在旁边观看。一局棋还未完,他的斧头柄已经烂掉了。他回到家乡,家乡已经过了几代,才知道自己离家已经几十年了。比喻人世的变换转移。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天颜:
天子的容颜。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群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
《宋书.卷二十.乐志二》:"仰祗天颜,厥猷孔昭。"
唐·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唐·贯休《读唐史》:我爱李景伯,内宴执良规。君臣道昭彰,天颜终熙怡。
宋·王禹偁《黄州谢上表》:"既不曾上殿求见天颜,又不曾拜章论列时事。"
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睿眷偏称赏,天颜极抚绥。"
明·张纶《林泉随笔》:"不惟臣之苍颜白发已迫迟暮,而窃仰天颜,亦觉非昔时矣。
明·孙高亮《于谦全传》二:"自古云:'天颜万里,敬如咫尺。'为臣子事君,朝拜战战兢兢,如临如在;若其不敬,徒有拜设之仪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方物有贡,各伸地主之仪;就位惟恭,争睹天颜之喜。这一朝,比践土更加严肃。"
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恭办南斗圩行宫,得第二次瞻仰天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