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中国古典诗歌文学生态学途径

[复制链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特具的表达功能生态系统,在创作中能发挥核心功能的,是致力于“月斜楼上五更钟”的感发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的诗情信息始终是框在从梦的实有出发到梦的虚无结束——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功能结构中传达出来的。这个功能结构作用于作品本体生态系统的,乃是“希望-幻灭-再希望-再幻灭……”的情感流态,并在意象组合的文本抒情表现中得以落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首《无题》的文本生态都显示为“虚无中的实有”或“实有中的虚无”,甚至“虚无中的更虚无”。其中,“虚无中的实有”反映出主体创作生态中情绪内在律属“扬”的节奏感,而“实有中的虚无”与“虚无中的更虚无”则反映出其情绪内在律属“抑”的节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中对创作主体的考察欲求深入,也离不开文学生态学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互文本性”指的是处在同一个文学生态中的作家(或诗人)都能以认同对方及其作品为前提,使自己的角色从创作主体兼而为接受主体,使得看来各自独立的文学主体发生生态关联,并进而使其作品本体既各具风貌,又互济共生,以此构成一个特定的文学群落,并呈现出一道由群落中的个体共同挥就的文学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时期江南寒士诗群既显示出因生态的困顿而在心态上或狂或狷或耿或介或雅或俗的特点,又因他们生存际遇的隐幽沉沦,而使其创作也更具生活真实性,更富现实包容量,更显艺术感染力。另外,此期的寒士诗群还因谋生方式的变化而与幕客文化息息相关,更因生活情趣的注重而颇受闺阁文化的影响。这些构成了此期寒士诗人和诗歌个体生态、群体生态、生态系统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内容。其中,尤其不能忽视的是闺阁文化对江南寒士诗群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江南寒士诗人相互间大都怀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内驱力,从而建立起了一种诗学知己式的生态关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这些寒士诗人大都以双重身份出现在同一个主体生态关系中,他们既是创作主体,又是接受主体,藉以达到接受他人影响又影响他人的目的。他们互认自己是对方的接受者,这种相互虚心接纳对方的态度,使他们自发地形成一种群落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江南寒士诗群真正的凝聚力在于充分发挥互文本性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3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抒发自己穷困潦倒的生存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5 1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