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1-15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太品,1964年10月27日生于山东单县。历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兼秘书长、《对联文化研究》主编。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齐鲁楹联》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野草诗社社员。
1980年夏,刘太品高考落榜,不久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考上了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专修中国古汉语学。退伍后,刘太品为谋生路,推着地板车在县城摆摊卖布兼做衣服。无论买卖间隙,还是夜深时刻,刘太品总是手不释卷,专心致志地博览群书,他曾花费数年时间,遍读县图书馆中文史哲方面的藏书。
1990年冬,刘太品发起与单县文化馆共同举办了 “半月台奖”单县首届迎春楹联大赛,刘太品凭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为大赛撰写了出句:月逢月半圆,圆月高悬半月台(半月台为单县古景点)。刘太品出句惊人,得到了全体评委的一致赞赏,也得到了县文化界的积极响应。
借首届征联活动的影响,单县成立了楹联学会,刘太品被推选为秘书长。从此,面向海内外华人及全国对联爱好者的对联征集大赛成为单县文化盛事的一个主题,经久不衰。截至目前,单县已连续举办了18届全国楹联大赛,累计征集对联作品50万副。每一副都凝结着刘太品及他的团队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和追求。
由于单县楹联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刘太品不断接到国家、省楹联学会组织的邀请,出席各类楹联大赛,担当评委或点评人。1998年,刘太品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中国楹联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得到了学会领导及联界权威专家的赞扬。
1998年,中国楹联学会经过考察,特聘刘太品进京担任学会驻会秘书。
2004年腊月,央视《生活567》节目组邀请刘太品回家乡,在单县鹿湾村“文化人”刘有礼家举办了“单县农家楹联大赛”,面向全国及港澳台、国外华侨征集作品一万多副,在全国引起不同凡响。
2004年12月13日组建专业的对联文化研究机构——中华对联研究院(2008年3月更名为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创办了院刊《对联文化研究》,刘太品担任副院长兼秘书长,同时兼刊物主编。
1999年以来,刘太品应邀参与中央电视台节目制作,对联文化开始走上了“大雅之堂”。随后,他参与主创了《佳联趣对贺新春》、《奇联妙对贺新春》、《话说楹联》、《各地春联大拜年》等春节特别节目,为传统佳节荧屏增添了亮点,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好评。
2010年10月,刘太品再次接到央视春晚导演组的邀请,负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征联节目的组织工作,先是组织创作春晚征联出句100多条,导演组最终选定5副,在春晚直播现场由主持人宣读,面向全国观众征集对句: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虎步腾空去,悄然兔耳听春步;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春晚迎春春不晚。
2009年5月的中国楹联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太品受聘担任会长助理,逐渐在当代对联学术研究、活动组织、赛事评审等诸多领域担负起挑大梁的角色。
2013年以来,刘太品担任中宣部诗词楹联创作组的召集人,为中宣部宣教局和文艺局的诸多重要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中宣部每月发布的“时代楷模”和“最美人物”都由他们配以诗词楹联,在央视的发布现场向英模人物赠送。他们还受命组织过两批“百名共产党员小传”的创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进行过全文刊载。2014年11月,首个国家公祭日前夕,刘太品与中国楹联学会叶子彤副会长以“古文研究专家”的身份,在中宣部和中央办公厅参与了公祭鼎铭文的主创、修改和审稿工作,经习近平总书记最终审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国楹联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太品当选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同时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
2019年12月26日在河南三门峡召开的中国楹联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太品当选为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任学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主任。
2017年2月26日,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暨2017年度工作会议在台儿庄古城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接受高宝庆辞去省协会主席职务,刘太品任协会主席、法人代表。
2019年3月9日,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潍坊市潍城区天悦山庄举行,会议选举刘太品为主席。
刘太品编著有《对联入门》、《古今行业楹联》、《古今对联趣话》、《对联笑话》、《中华春联实用手册》、《中华楹联故事》等。主编《中国对联作品集》(2001年卷—2020年卷)及《中国楹联二十年作品精选》等,执笔编写《联律通则导读》、《清联三百副》等,主持编纂《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