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诗经》阐释与刘勰的诗学理论

[复制链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儒的“比兴”阐释以“兴”为重点,蕴涵着双重意味。一是以“兴”为喻,重“比兴”的美刺讽喻和教化功能,一是将“兴”解释为“起”,注意到“兴”与诗人的情感生命感发的关系。刘勰对“比兴”的阐释,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汉人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附理”,一是说“附理者,切类以指事”,即强调要抓住事物的共同点来比拟事物;一是说“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即是说“比”的意义产生离不开鲜明的物象描写,要以生动鲜明的形象描写来比拟和说明事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之“附理”是有意为之,有更多的理性的思索安排;兴之“起情”则是人在不尽意之间与外物相遇而生发的一种感动,所以它更多情感心灵体验的意味。刘勰用“兴隐”二字来概括“兴”的情感意味,也说明“兴”所表现的情感更加深远微妙,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987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2-3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遥祝老师冬日吉祥!感谢老师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08: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