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定要把对联的孤平扯到诗词里,那请你看看下面:
让唐代诗人笑掉大牙的“孤平”论,不仅是诗史上最大的笑话,而且是最突出的
害群之马。它几乎断送了近体诗的前程。
不错,一家之言,谁都可以说。但是有两条很主要,也是基本原则。
1.你是否对此特别专业,对命题对象颇有研究。
2.你是否尊重历史的实际情况。
不具备上述条件,切不可胡言乱语。瓶未满就往外倒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
会害人的。
我们还是再举一些唐人的实例吧。
例一。
杜甫【玩月呈汉中王】
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浮客转危坐,归舟应独行.
山关同一照,乌鹊自多惊。欲得淮王术,风吹晕已生。
例二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嘉陵夜有怀二首】白居易
不明不暗胧胧月,不暖不寒慢慢风。独卧空床好天气,平明闲事到心中。
这样的例子在【全唐诗】中有上百例,就不一一列举了。
本来,拗格与律格互不排挤,拗格允许在近体诗中存在,这是近体诗,词
和曲的共性,也是它们包容性的一种体现。
近体诗绝非是律格独揽的天下。
认识不到这一点,你只能在狭义的圈子里游荡。
切不可一看到孤平,就认为此诗为古风体。孤平格只是极普通的拗格,与大拗相比,
其拗性应该说较小,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应该扣上莫须有的罪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