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羁旅山水”诗歌传统在南朝的确立与定型

[复制链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在这种审美状态的孤绝独赏、沉浸冥悟中,诗人仰观俯察,遗情脱俗,佳句迭出,山水的光影声色、动静形貌等物质特征都敛诸笔下,从而体验到一种集悦耳娱目的感官之愉与创作才情迸发交汇的精神快感,这种快感的寻觅和获得可以概述为“以山水遣情”。其三,诗人又是极其清醒理性、富于哲学头脑的,眼前的山水景致尚不能完全满足其精神追求解脱的需要,因此又以丰赡颖悟的玄佛义理来化遣情的乐赏,转为理的证悟,甚至不惜割裂诗中完整的山水形象,总要在诗末缀以理语来印证哲学思考所达  到的玄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顿悟”的宗教体验总要转化为审美观照方式,指引  着主体对山水“入照”而达到物我两忘、各不侵伤的超越状态,另一方面山水审美境界又指向更深的理念境界,情虽被抑制了,却导向了对“情用赏为美”的理性把握,审美与理悟是交融相间的,这一固定模式是谢诗最为显著的个人风格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元嘉体”诗歌在体物方式和艺术风貌上有整体的一致性,鲍照的山水诗无疑有非常明显的模拟大谢的痕迹,这主要表现在行旅的结构模式中继承并发展了体物繁密的山水描写技巧,延续着元嘉山水偏好生新幽奇之美的风格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由于鲍照“才秀人微”的寒族身份,身负才华、怀抱远志而欲于门阀贵胄高踞社会上流的时代有所作为,其宦途行旅就充满着因积极进取而激发的慷慨磊落的豪情,以及因失志不遇带来的感伤  落寞和愤激不平之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鲍氏山水描写将“深山大壑引向人间旅次宦途”的世俗化转向,上接大谢而下启谢朓的宦游山水,是羁旅山水诗歌传统定型过程中的重要作家,其山水诗成就应与他的乐府诗和辞赋一样受到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缺乏深刻的理性精神和刚健的魄力去应对宦海浮沉的种种人生烦恼,只是以细腻纤秀的笔触去不断地书写和排遣忧思,造成其诗“能清不能厚”;二是以其才思清丽秀逸,妙于状物造语,使得山水描写细节逼真而凝炼传神,诗境亦谐婉流丽富有情韵,因此能达到“情事关生,形神相配,虽秋 毫毕具,愈见精奇”的较高的艺术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朓以下的南朝山水诗整体上将模山范水式的形貌刻画转向情景的交融互诉,尤其注重在艺术性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开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羁旅主题来说,齐梁诗人更多地将游于家国之间的漂泊感融入山容水色的细致刻画,一方面细节感和个性化的山水观感增加了诗人置身特定山水情境、体验漂泊况味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使羁旅中的家园体验更加趋于类型化,可以通过山水意象群的情感指向来加以总结归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86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5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情境交融,寄怀高远。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