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中国山水诗歌意象的认知功能解析

[复制链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寄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对景和物的描写,形成意蕴深邃、图像鲜明的美丽画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认知角度看,焦点的变换就是认知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变换和转换,使得图像和背景之间重重叠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环境而言,人物是图形,环境是背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形和背景实则是重重叠叠,富有层次感,通过作者视角的转移而不断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全诗意境来看,“人语”的出现是为了体现空山的“幽”,夕阳下斑驳的树林以及青苔之美又只是为了衬托出空山的“秀”。此时,“空山”才是心中的图形,而那“山”“人”“树林”和“青苔”则成为背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山水诗勾勒的画面中还有一些图形和背景是虚化的,它们似在又不在,似不在又在,虚虚实实,难以区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关注的重点其实是这样的景色带给人们的一种感觉,即渔翁高洁的精神,因此,“渔翁”“江”和“雪”其实质性的作用只是为了突出这种清高孤傲的感觉。如此看来,清高孤傲的精神乃是诗人所要呈现的重点,即所谓的图形,而“渔翁”“江”和“雪”都只能是用以突出这种情景的背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84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提赏,冬日吉祥。感谢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1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