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副业与集体副业的对比。毛泽东时代提倡集体主义。他三番五次强调,列宁说:“小生产每时每刻地产生资本主义”。毛主席十分担心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他可能认为,共产党如果搞资本主义,只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共产党替换国民党而已。如是这样,成千上万先烈的鲜血等于白流。所以,他领导党在舆论上、行动上、运动上碾压资本主义嫩苗。但是,我在上山下乡的六年间,绝无看到像电影《邓小平》演的,推行每户只准养两只鸭的政策。社员自养成十上百的鸭均被允许,梯田上经常可看到社员自养的鸭群。猪也不限头数。应该承认,个体养猪能拾捡烂菜叶、地瓜藤等废食材,有益无害。但是,毛主席更提倡集体养猪。一九七零年,我上调大岭大队文艺宣传队,闲时参加大队耕山队植树造林活动,也干过养猪活,亲眼看到集体养猪几十头到百余头。假如全国各个公社都搞起集体养猪,我们猪肉供|应绝不会那么紧张。社会主义是全新事业,毛主席进行艰辛探索和大胆实践,和邓小平比他可能有一点稍微逊色,即有一想法,全国推行。这样搞,如果正确,形势大好;如果偏差,全国一盘栏棋。邓小平较为谨慎,他先搞试验田,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好经验全国推广。邓小平比毛主席大为不足的是,毛主席发现错误,即要纠正。而四个经济特区暴露出来的黄赌毒,坑蒙拐骗等一些恶行不仅不扼杀于试验田摇篮里,反而让其星火燎原在全国各地畅行其道。毛主席改正什么错误呢?反右、大跃进时我仅四五岁,不甚了解。上山下乡时期,我已长大,对一些事物可辩明是非。毛主席后期,已是耄耋之年,却也相当敏锐地察觉一大二公的效率问题和速度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力相适应问题,因此不再强调全民所有制,而允许社办企业、队办企业,这些小集体企业遍地开花。我们龟洋村即买来柴油机和碾米机,办起碾米厂。城里社办企业如雨后春笋,争奇斗艳,这些社办企业、队办企业都成为改革开放时期乡镇企业中一支强劲生力军。——比副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