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先唐诗棹歌的艺术表现与后世影响

[复制链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叡《棹歌行》
发我许昌宫,列舟于长浦。
翌日乘波扬,棹歌悲且凉。
太常拂白日,旗帜纷设张。
将抗旄与钺,耀威於彼方。
伐罪以吊民,清我东南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虞骞《寻沈剡夕至嵊亭诗》

命楫寻嘉会,信次历山原。
扪天上云纠,礜石下雷奔。
澄潭写度鸟,空岭应鸣猿。
榜歌唱将夕,商子处方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丘迟《旦发渔浦潭诗》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
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
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
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所写的行旅风光,主要是棹歌情境下的所见所感,着意于展现在棹船而歌的水乡环境下所呈现的自然之丽、行旅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舟船行于水上会产生空间距离的渐远或渐进并助推了时间的迁移,从而较为明显地形成时空背景变化的张力,这种张力优化了民间棹歌爱情题材上相思相恋的表现方式。长相厮守是热恋男女的美好愿望,但出于生计或其他现实因素,相爱的男女也难免要经受别离的痛苦,而舟船正是交通的工具,是造成别离的直接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洲歌
送欢板桥湾,相待三山头。
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
风流不暂停,三山隐行舟。
愿作比目鱼,随欢千里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内部结构层面上,在诗歌的不断发展演变链条上,前代诗歌会为后代诗歌的发展提供借鉴的成分,就先唐棹歌而言,突出的表现在典故的层积与诗歌整体结构的借用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嘉《皇娥歌》
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
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桴摇漾著日傍。
当期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2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宋以后,棹歌的南方化倾向更加明显,柔美的审美趣味也更加突出。从精神价值上讲,先唐诗歌中的棹歌主题,初步展现了水乡的审美价值,在水、船、歌声之中,逗漏出水乡的家园气息;文学的发展、士人心态的变化,逐渐使水乡受到越来越多文人的青睐,成为他们亲近自然、远离世累的调整之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987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8-2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老师精彩分享,感谢老师厚爱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0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