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明代词学的理论建树

[复制链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至晚唐,声色大开,其声调之婉媚,色调之绮艳,不独七言古诗,甚至可以说整个晚唐诗都显示出一种“词化”倾向。这表明晚唐时代的文化心理氛围,已提前为词的繁盛准备了条件。过去谈词的兴起,就词论词者多,而从诗词兴替角度谈得较少,许学夷可以说较早地提供了一种比较新的角度与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词集评点也是明代词学批评的重要载体形式。尽管有的评点手眼不高,态度不认真,有的评语出于拾凑或稗贩,甚至可以说,晚明学风与文风中常见的缺点如浅薄空疏,游谈无根等等弊端,在词集评点中都有所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评点本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缺点,同时也提供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话语方式、批评方式和批评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咏物词多绝唱,其根本原因正在于词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表现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人词集评点还显示了一种睿智洒脱、不拘程式,既口语化又有文人风采的话语方式。他们既不是本色学者,也不是当行词学家,而只是一批有灵性的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明人品藻佳词秀句,不再用雅正、清空等专门的同时也显得太一本正经的批评术语,他们用日常生活中夸人长相的说法,叫“俊”,有时也写作“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词集评点中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以曲释词或词曲互证。这种评点方式在汤显祖评《花间集》中初见端倪,而在卓人月、徐士俊《词统》等晚明词集中已成惯性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或作溯源式批评,即探讨词与曲之间的承续关系;或作印证式批评,即以曲中情境来释词之意蕴,是以曲释词,也是词曲互证。这样做既有利于把握欣赏原词,也可以在词曲比较中开拓思维与欣赏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乐歌承传流变的规律而言,词乐失传,既是词体自身僵化衰落的结果,也是曲兴盛流行的前提条件。胡适说曲是词的替身,从乐歌承传的角度来说也是对的。那么,明人以曲释词,也就是以身边活着的音乐文学,去推想印证由它所取代的前一种音乐文学形式,就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学术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72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8-1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感悟笔情,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0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