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宋代诗论中的“鬼诗”与“鬼语”

[复制链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三,空幻飘逸的诗歌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鬼诗”大多在诗歌意境方面带有起落无迹、轻灵飘渺的神秘特征,表现出空幻动荡、飘逸自然的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宝懿夫人(王纶女)诗
洞境春色长,人间夜寒早。
西真不剪天外花,东君自戮云边草。
玉女焊萼香满枝,碧玉养根红落稀。
青玉楼台二十里,二十里花尽桃李。
凌风人去鹤不还,万年依旧瑶池水。
阑干有曲通太无,宝井霞牵金辘轳。
风回紫气绡衣卷,流金影转烟鸾孤。
可怜世事杳难尽,至道虽元眉睫近。
埃尘点染空自悲,此时不来来何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与宋代文人谈鬼的社会风尚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与传统诗学的神秘性思维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神秘主义以“天人合一”为精神核心,标举超越物质关怀的“立人极”“与天地参”的生命境界和人文境界。将天人感应、物我相通相融作为观照万物的最高境界。神秘主义在道家思想中获得了更深刻玄妙的诗意形式,在批判世俗现实、标举超越境界的同时,人的本真生命呈现出精妙的智慧和空灵恬淡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鬼”比喻诗境清迈出尘、诗人妙手灵心,将一些妙手偶得的名篇佳构附会为鬼魂所作,称为“鬼诗”“鬼语”“鬼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与宋人对李贺诗的阐释和接受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醉梦萧森蝶翅轻,一镫无语梦边明。
虚檐雨急三江浪,老木风高万马兵。
枕簟先秋失残暑,湖山彻晓看新晴。
对床曾有诗来否,为问韦家好弟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文人以“鬼”论诗既注重鬼诗的娱乐游戏性,又是其精神世界的投射。从写作手法上看,鬼诗作者多以已逝者身份抒情,鬼诗之内涵,大多感时伤今,哀叹生死之异,抒发繁华易逝、生命短暂的哀伤情感。宋及后世文人以“鬼”论诗往往是正面激赏,他们对鬼诗的理解是一种主体的生命体验式理解,其阐释也是一种主体的直觉感悟式的阐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