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味无穷而炙愈出 钻弥坚而酌不尽

[复制链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朦胧思维所产生的朦胧美不仅贯穿诗歌创作过程之中,也反映在读者观赏之中。就拿爱情诗而论,中唐以后的一般爱情诗,叙事成分比较多,情节故事性增强,人、事描绘比较具体细腻;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则多抒情性,意境朦胧,并多以内视角关照外部世界,多写“诗人独特的感觉和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在以意象结构诗歌时,往往意象迭加,增大密度、容量,并加强意象的转换、跳跃,或借物寄兴,或用象征、隐喻、幻觉等多种艺术手法加强诗的暗示性、朦胧性。就“心象”与“物象”而言,往往是断裂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两句,“寂寥”、“消息”均属内心或感情活动,属心中之象。“金烬”、“石榴”则属物象。在这心象与物象之间本无什么联系,呈断裂模糊状态。感情、情绪本是看不见、摸不着,最难以把握的东西。诗人用敏感的心灵、激情捕捉到了能寄托情感的视觉意象——金烬、石榴,并使感情外化,用“暗”与“红”的色彩对比,来宣泄主人公在灰暗中看到的一线光芒的感觉、思想。用这种方法使情感凝固成形,成为能看得见的意象,这就使审美意识物态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意象断裂,造成象间脱节,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它“延长了欣赏者的审美感知和过程,产生了阻拒性和陌生感,增加了审美趣味。”意象断裂的审美价值还在于“这种意象间的缺乏和脱节,乃是诗人有意为欣赏者留下的‘空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新思维方式还表现在对“意识流”的运用。诗歌整体功能的发挥往往与一种叫做“意脉”的东西相联系。这条意脉“像一个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弃散在地。”它是结构全诗,贯穿全诗的一条脉络,它或是时间、空间,或是事理逻辑、或是情感波澜、意识流动。有了这意脉就可以将形式因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形象构成有系统的系列,将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构成有机整体;使欣赏者实现对作品的统觉,唤起整体性经验,感受作品的内在生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的一些无题诗多是以情感波澜、意识流动作为线索的,情感意象又多潜藏在诗的深层结构,这就增加了“破译”的难度。而诗中的事件、场景等直觉画面又被打破时空次序,语言的有序性也被打乱,带上模糊色彩,因而显得变幻迷离,断续无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颔颈两联用典暧昧,具有多义、多层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由语言构成的文学现象的诗歌,有它的局限性,它不像雕塑、绘画、建筑那样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也不像音乐那样直接诉诸人们的听觉,缺少直观性;需要借助词语来唤起人们的表象和想象,即想象记忆中曾保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凭经验记忆的材料,或知识历史的积累,在观念和想象中构成文学现象。但由于人们的审美经验和历史知识的不同,想象中的形象也必然有别;再加上词语在语言艺术中的多义、多职性,往往造成语言多义而模糊。这里说的多层多义不是无主旨,它反映出诗人的“复色”感情,以及心理、意识、思想的多方面走向,生活内涵的多方位表现。它是“以道德的复合体和朦胧性来显示他们真实存在的。”我们说单一有单纯美,多义具有朦胧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题诗的朦胧之美虽带有一些阳刚之气,但毕竟从整体上属于阴柔美之范畴。特别是爱情诗采用冷色调,以“悲”为基调,“美”无不带上病态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以新的艺术实践,对沿袭久远的固定不变的诗歌模式和审美惰性进行强有力的冲击,使人们认识到诗还有另一种写法,这是诗的觉醒,是诗向自身的复归,是无题诗的功绩之所在。总观李商隐的全部诗歌创作,会让我们感到一个飘逸潇洒的李白式玉溪生站到了我们面前;这个李义山以道家眼光看待世界,以与道教有关的神话传说构成自己诗歌的意象体系,作为观念和想象中的形象,兼有动态和静态,时间和空间的艺术特征,它是以非现实的方式反映主客观世界,诗歌内涵具有多义、非确知、模糊性的特征,具有朦胧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2 18: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