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 ——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

[复制链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性”与“意”都是指诗歌作品中包含的主体心理内涵。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意”是认知性的心理因素而“情性”是非认知性的心理因素。前者包括人们对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认识、理解、判断、评价等等,按其内容性质而言,其中当然有政治、伦理、哲学等等方面的观点;后者包括个性气质、情绪情感等,其中必然有大量无意识心理内容。也可以说,“情性”是未经逻辑思维梳理,没有抽象概念侵入的那种混沌一片的心理状态。在诗歌创作中,以“意”为诗歌本体的诗人喜欢在作品中讲道理,发议论,铺陈故实;以“情性”为诗歌本体的诗人则更愿意借助作品来表现自己那些飘忽的思绪、无名的闲愁、瞬间的感慨、隐秘的幽情等等。“意”是理性的、意识层面的,“情性”是非理性的,有时是无意识层面的。“以意为主”的诗作所传达的是普遍的社会话语,往往是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吟咏情性”的作品所呈现的是个人话语,是无关国计民生的闲情逸致。因而,“以意为主”的作品背后常常隐含着一个“集体主体”,即某个社会阶层或社会集团的价值观念,诗人不过是它的传声筒;“吟咏情性”的作品的背后却只有人的生命存在(有时是纯个体的,有时是全人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吟咏情性”的作品讲究率性而为,自然呈现,坚决反对精雕细琢、刻意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意为主”的作品讲究“意新语工”, “言之有物”,提倡“诗法”,重视“格调”;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外枯而中膏”是这类诗歌追求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性”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概念,一方面,它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诸种心理特征,可理解为“天性”;一方面,它又指主体对自身生命存在感受和体验,可称之为“生命体验”。因此,“吟咏情性”也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表现情感”,它比较确切的涵义应该这样来表述:自然而然地玩味、呈现人自身的天性及其对自身生命存在的感受和体验。古人用“吟咏情性”来表示一种诗学本体论观点,主要目的在于强调诗歌内容的绝假纯真、诚实无伪以及创作手法的自然而然、不假绳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则是纯粹后天生成的,是理性的。它一方面来自外在世界向主体的呈现,一方面来自主体对外在世界的评价。因此,“以意为主”一方面是讲展示事物固有的道理,一方面是讲表现诗人的观点和见解。古人提倡“以意为主”的诗学本体论观点,旨在突出认知性心理因素以及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在诗歌作品中的重要性。对于“吟咏情性”的诗作来说,主要价值标准是真诚与虚伪;对于“以意为主”的诗作来说,主要价值标准是对与错、深与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士人阶层的文化人格及其心态的变化是两大诗学本体论观点形成的更为直接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意为主”意味着欲有所言说,有所干预,是士人阶层要建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进取精神之显现。“吟咏情性”是要沉浸于自我内心世界之中,借助于暂时放弃现实关怀而使心灵实现“内在的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72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3-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他们作为从政者或从政者的后备军拥有极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向上要匡正君主,致君尧舜,向下要教化百姓,移风易俗,的的确确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另一方面,他们作为有很高文化修养和丰富精神世界的知识分子,又有很强烈的个体性精神需求:超越物累,保持心理平衡,安顿心灵,获得精神自由,满足审美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