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非有妙悟者不可与言诗

[复制链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晤”的思维前提,是以天地为不可分割、互相影响的统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诗之道,在于妙悟,妙悟之法,在于直觉体悟,保持对象的浑融完整,不因理性话语的参与而导致分解对象、破坏诗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所言:“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山之精神”、“春之精神”,是幽妙情思,难于摹定,借助“烟霞”、“草树”之类具物,则有所寓矣,这里道出的是文学中的具象手法的运用;同样,在文论言说之中,这种具像性的思维处处可见。草木之发生、山水之情态,日常生活中的居室、丝竹、饮食,以及世运之盛衰都可成为论说文学规律的对照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16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对对象的观察授受上,运用的是体悟而不是推理式的思维,情感的投入大于客观的清醒的观察;在对对象的把握认知方面,是整体直觉性的,而不是分析性的;在认知结果的表达上,是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72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15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9

主题

23万

回帖

61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196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1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9

主题

23万

回帖

61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196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1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祝您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3 0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