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1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组合扑朔迷离,跨越跳跃,层次结构有异于一般逻辑顺序,乃至有些句子可以互相替换,跟侧重表现情感意绪和以心象熔铸物象的表现方式有密切关系。究其原因大约在于:一、人的心理和情感活动没有界域限制,且瞬息万变,借用李商隐的诗句,正是所谓“难以一理推”(《井泥》);二、人的情感状态与心灵的微妙隐秘,本来无质无形,恍兮惚兮,殊难究悉,并非只有某种固定的形态和变化的程序;三、客观景物,乃至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经过改造之后,可以给人多种联想,主观性强的诗人往往超越常理常规加以运用,造成若即若离似断似连之感;四、晚唐五代诗词中许多意象,如锦瑟、灵犀、珠泪、玉烟、碧城、瑶台、蓬山、灵风、梦雨、鸳帐、鸾镜、画堂、玉楼、绿窗、驿桥,乃至柳枝、芳草、青鸟、彩凤、杜鹃、鸳鸯、翡翠、蜂、蝶、燕、雁等等,都被情感化、主观化,甚至心灵化了,是多种体验的复合,并非与客观现实之物完全对应。 |
|